三月,你好

三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三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

三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

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

带着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月份都有哪些节日吧

国际海豹日

节日由来

由于滥捕乱猎和海水污染,海豹的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拯救海豹基金会在年决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

海豹共有18种,分布非常广泛,从南极到北极都有它们的踪迹,其中以南极数量为最多,占了全球海豹总数量的90%之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在南极旅游,能够看到的最多的海豹是象海豹和威德尔海豹。

1.尽管看上去像一条鱼,海豹实际上是哺乳动物

在生物学上,海豹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鳍脚目(Pinnipedia)。它们的骨骼也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但因为特别擅长游泳而有所不同。

2.海豹究竟有没有耳朵?

有些“海豹”没有耳朵(外耳),其实这些没有耳朵的才是真正的海豹;而那些有小耳朵的则被称为“有耳海豹”,包括常见的海狮和海狗——严格来讲,海狗也属于海狮类。

那么如何区别海狮与海豹呢?海狮等可以用鳍脚撑起身体“走路”,而真海豹们都是“伏地魔”——只能肚皮贴地蹭蹭蹭。

至于海狮和海狗之间,一个非常突出的区分特点是:雄海狮脑后长着一层厚鬃毛。

3.海豹并非都像“一坨肉”而不具攻击性的

海豹虽然呆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好欺负,食肉本性直接暴露了其不折不扣的杀手本质。其中最凶猛当属豹海豹(Hydrurgaleptonyx),神似恐龙,性格像猎豹般凶猛,身形也比较大(只比象海豹小些),能长到3~4米,体重~千克。它们除了主要吃鱼和乌贼之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会袭击企鹅,甚至小型鲸豚、其它海豹也会成为它们的腹中餐!

4.海豹为典型的“一夫多妻”繁殖类型

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雄海豹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场残酷的争斗,用牙齿狠咬对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鲜血直流。战斗结束,胜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年轻体壮的雄海豹往往有较多的妻室。

5.海豹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水换气的!

海豹的“腿”虽短,但到了水里绝对就是游泳健将!以威德尔海豹(Leptonychotesweddellii)为例,它的游泳速度可以达到30-40千米/小时,下潜深度可达米,而且可在水下潜泳10-20分钟,必要的时候憋上一小时也不会有大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豹不需要出水换气。有时海豹换气找不到出口,或者遇到冬天海面冰封,它们就要用牙齿啃碎冰面。据说,在冬天的南极,常会看到满嘴流血的海豹大啃冰面的情景:那里冰面薄的地方也要1-2米,用牙齿一点点在厚厚的冰面上咬出个洞来换气,得是多么艰难的事!

6.海豹妈妈的爱深似海!

母海豹对小海豹极为爱护。海豹育儿必须到陆上或冰上来,当母海豹发现危险时,会先将小海豹迅速推到水中然后随之潜水而逃;有时遇上紧急情况来不及将小海豹推下水,母海豹就急中生智,突然向空中一跃,用自身身体的重量将冰砸破,趁机一起逃走;有的母海豹则十分聪明,会在浮冰上打洞以便随时逃命。甚至有人观察到,母海豹用前肢抱住小海豹入水,或咬住其前肢将宝宝拖走。

7.海豹在我国也有分布!

目前记录有西太平洋斑海豹(Phocalargha)、髯海豹(Erignathusbarbatus)和环海豹(Pusahispidaochotensis),古书描述其为“状若鹿形头似狗”。我国的辽东湾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的八个繁殖区之一,每年冬季到次年四到五月,这些身上带黑点的家伙都会成群的出现在辽东湾的海面上。现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8.海豹浑身是宝?

嗯,肉可吃,油可做燃料,皮张用于裁衣……可以说,热爱皮草的人们是海豹的噩梦。加拿大的商业性海豹捕猎是地球上对海洋哺乳动物最大规模的屠杀,几乎每三年就有近万只海豹被杀死。为了保护海豹,年,美国禁止了本国的海豹产品贸易。年,欧盟禁止了海豹贸易,年,俄罗斯也关闭了大门。但目前,我国政府还没有全力推动禁止海豹制品;如果海豹制品在中国市场上兴起,将会间接鼓励不法之徒偷猎我国濒危的斑海豹。

我们应该提高保护海豹意识,关闭消费需求,这才是防止海豹猎人们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突破口的根本方法。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拒绝野生动物制品,从我做起

我们应该自觉提高保护海豹意识

拒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别让海豹成为“海报”

留住它们萌萌的微笑

全国爱耳日

今年主题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在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比喻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习俗

一、炒蝎豆

这天,照习俗人们要“吃虫”,即把黄豆、芝麻之类的谷物放在锅中翻炒,发出噼啪清脆的声音,象征虫子受热挣扎的过程,炒熟后家人分食,寓意庄稼不生害虫,无病无灾,还有惊蛰吃梨的讲究,也是在表达与害虫分“离”的愿望。

二、祭白虎

传说白虎为是非之神,在惊蛰这天会出来觅食,于是便有“祭白虎”的活动,画一张黑纹黄毛的纸老虎,口吐獠牙,拜祭时将涂有猪血的肥猪肉抹在老虎嘴上,寓意“油水吃足,不再搬弄是非,引小人兴风作浪”。

三、春耕闹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们也一样,雷声四起,焕发生机。其实,不管这一天有没有雷声,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

春分是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三候

一候元鸟至

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

二候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

三候始电

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又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春分习俗

01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02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03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04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05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06

踏青

民间活动上,春分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春游踏青容易遇上低温阴雨、浓雾、强对流天气以及雷电的气候状况,所以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体弱多病者,穿衣服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脚部保暖,能感觉微微出汗为佳。

雨具是春游必须随身携带之物,最好带一把小小折叠伞或一次性方便雨衣。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zqxz/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