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身为明朝大功臣,皇帝却要将他鞭尸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内阁大臣,他辅佐了两任皇帝,用十年的时间将大明各个方面推向繁荣,说他是明朝最大的功臣也不为过!最后在仕途中劳瘁而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江山呕心沥血的大臣,在他去世两年后,万历竟派人查抄了满门,甚至将他开棺鞭尸,这是为何? 在万历三十而立那年,他听到有人疯传张居正的流言蜚语,其中有个颇依仗的大臣还把张居正的日常行为记录到书中,万历看到后大发雷霆,仿佛受到天大的欺骗,张居正去乡下探亲,竟用三十二座轿子抬着?为了行闺房之乐竟大肆收买海狗鞭补肾?种种不端的事迹,跟万历印象中一本正经的张居正大相径庭,张居正还经常用师道来教育他,这让万历感到无比恶心,即使他现在戳穿了张居正的真面目,张居正的尸骨也在泉下无知了,于是他把自己这一股脑子怨恨发泄到张家人身上。 万历派人封锁了张府的所有的出入口,他在这期间派人去府中搜寻证据,张家人杂府大,这一彻底的排查就持续了十几天,万历怕张府的人出去销毁证据,将他们彻底封死在房间里长达半个月,等到十几天搜查结束了,不少老弱妇孺早已饿死,被锁在房间里的人,尸体早已腐烂发臭,张府的女眷幼儿几乎无一幸免,只有张居正的几个儿子,苟延残喘活下来,张家这几个儿子被关在府衙中接受各种严刑制裁,张居正大儿子铮铮铁骨,他忍受住了严刑拷打,但接受不了人格上的侮辱,在留下一封为父辩白的血书后悬梁自尽,其他几位张居正的儿子也被折磨的筋疲力尽而死。 张居正如果还活着,看着万历对他们张家发起的这桩灭门惨案,会不会寒心呢?他会不会后悔替先皇培养这个忤逆子,亏万历在张居正死前立誓,要世世代代眷顾他的子孙,原来就是这样照拂的。那么备受万历恭敬的张居正做了什么,会让万历在他去世两年后清算旧账呢?张居正买海狗鞭补肾是否是真的? 1、政治宿敌的告密,演变成事件的导火索。 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大明发展的渐渐不如往昔,天子奢侈无度,损耗了国库里的钱,外寇也对边境板块虎视眈眈,朝廷管理也是拿着俸禄日常上班,对庙堂社稷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万历没有张居正时刻在身边提拎着,也就变得百无聊赖,朝纲陷入整体梦游的状态,这时候,高拱出版的一本书掀起了波澜,这次波澜的漩涡还是围绕张居正,书里记录了张首辅生前的人品、事迹还有诸多的阴谋诡计。 先说下高拱跟张居正的关系,两人是多年的政治宿敌,从前首辅大臣的官职是高拱的,后来张居正使了点阴招,成功将他拉下水,自己上位,官场从来没有绝对的清流、污流之分,只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使用些手段罢了,高拱被罢官后,张居正还以老同僚的关系去慰问他,真情还是假惺惺可想而知,高拱也不是善茬,没有资格跟你在朝堂上对垒了,那就写书把你名声搞臭吧,后来这本书竟然在张居正死后两年出版了,万历看到这本书,并没有马上制裁张家,但对张居正的官品开始有质疑了。 2、有人拿张居正的道德做文章,离间万历跟他的关系。 在张居正活着时,京城爆发了一次忠孝事件,将张居正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时张居正父亲病逝,按照朝例,他要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而在他领导下的改革到了披荆斩棘的重要阶段,如果他现在离开,此次净除朝廷蛀虫的计划将会功亏一篑,就在张居正纠结之时,羽翼还未丰满的万历,恳求张居正留下主持大局。留下来可以,不过也得走个流程,张居正先后向皇帝写下三次恳求放他回乡尽孝的奏折,皇帝三次驳了回来,那时他们君臣无间,瞒着群臣演戏,张居正身为首辅,连奔丧这种人之情理都不去做,自然会有人拿天伦来攻击他。 万历为抑制住舆论,将这些弹劾张居正的人流放、延杖,用强制性的政治手段为张居正创造了稳定的改革环境,两年后,大臣们拿这件事大做文章,他们弹劾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过是为了维系自己这边的党派利益,还列出张居正纵容冯宝贪污受贿的事,万历一调查发现果然有其事,他感觉自己成了维护元凶的一枚棋子,对张居正的信任,开始变成愈演愈凶的愤恨,其实张居正身处染缸,他又怎能做一股清流呢?他的政治手段是卑鄙了些,但政治目的是高尚的。 3、威权震主 张居正辅佐万历的时候,万历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郎,为了避免决策失误,有很多政策都是张居正替其拿主意的,张居正去世后,万历成长为一位有独立思想的帝王,他反倒觉得张居正从前的行为有些摄政了,在官场反攻倒算的浪潮中,许多被张居正打压过的官员,捏造出很多张居正罪孽的旧闻,比如张居正沉溺女色,为了满足生理欲望而大肆购买海狗鞭,又如张居正回老家尽孝摆排场,一个人坐32顶饺子,并让人称他为万岁,这些落井下石的小人皆知死无罪证,所以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张居正描绘成十恶不赦的逆臣贼子。 张居正死后,万历治理江山就失去了主心骨,对一代贤相的恩将仇报,更显示了他眼界的局限和心胸的狭隘,大明江山从他这代起就日渐衰微,到了崇祯年间,明朝再没有出现如张居正一样的能相来力挽狂澜,那些抓住张居正一点道德瑕疵不放的庸臣,也刻意效仿张居正生前曾采用的政策,可惜他们不懂创新,没有张居正与时俱进的能力,明朝帝国最大的弊端就是可以诞生张居正,却无法公正对待他,在他生前,大明在他70岁高龄,还在在榨干他的才华为明朝续命,死后却用道德绑架他,断送张家的血脉,明朝皇室终究亏欠他太多!你认为呢? 参考资料:《张文忠公全集》《明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zqxz/10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征服世界之巅90N,一生终要踏上一
- 下一篇文章: 张萌录综艺脱口而出的你好傻引争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