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作品征集大赛丨保护野生动物,来看看
新冠肺炎肆虐,防疫刻不容缓。但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一直未能明确。 年非典将矛头指向果子狸。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发布研究结果称: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时隔17年后,新冠病毒矛头指向了穿山甲,为何受伤的都是野生动物? 我不想对某些人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做出评价,我只想把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我在新西兰亲眼所见的野生动物生活状况告诉大家,看看新西兰人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对我们有何启示。 01海洋里自在遨游的鲸 在凯库拉附近的海域搭乘观鲸船出海,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接触鲸这种不同寻常的迁徙生物,还可以看到海豚欢乐地跃出水面,当然还有那模样谐趣的海豹。 ▲米尔福海峡 自由生活的海豹 (图片来源:刘继广) 每当船长发现鲸有可能出没,就会立刻通知乘客到甲板上静候欣赏。蓝白色雪山和绿色森林的背景下,鲸尾部慢慢扬起、而后迅速落下,敲打出巨大的浪花,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一定会抑制不住狂跳的心。当然,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在1号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抹香鲸。 1月19日,我们到达新西兰的第一站就是到凯库拉观鲸。下午1:30,我们登上观鲸船开始出海。一上船,船长就告诉大家注意事项:请在参加观鲸之旅过程中保持安静,以免惊吓到海洋生物,影响观鲸体验。若是天气不允许,将会取消观鲸行程,请多加注意和谅解。 1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海湾,船突然停下来了,船长通过船上广播告诉大家有鲸了,大家可以从船舱上到顶层甲板上去看,但是一定要注意安静,以免鲸受到惊吓。 ▲从水面上跃出的鲸鱼 所有乘客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迅速聚集到甲板上,瞪大眼睛在海面搜寻着。可是,等了大约10分钟还没看到鲸,我们的船根据先进的声纳定位又出发了。 船开了十多分钟,来到一片更加宽阔的海域停下来了。而且,我们对面也有一艘观鲸船远远停在海面上。 “鲸!鲸!”突然有人轻轻地喊了起来。 在船前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黝黑的脊背露出来了,一会头部也隐隐约约露出水面,海面上腾起一股股水柱,这是典型的鲸呼吸现象。 ▲进食的鲸鱼正在喷水柱 (图片来源:刘继广) 大约过了20分钟,鲸在海面进食完毕,大概是不愿意让我们这些来自大洋彼岸客人失望,鲸在海面上来了一个漂亮的腾跃,最后把那标志性的“T”型尾翼拍打在海面上消失了。 鲸为何每天都会如期而至?我想这应该归于新西兰严苛的动物保护措施。 新西兰实际上是由一南一北两大岛屿组成,他们是世界上拥有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是他们对鱼类资源保护相当严格。在新西兰的海滨城市或者景点,很难寻觅到鱼类加工点和海鲜饭店,不能不对新西兰的保护意识点赞。 02 天堂里生活的萤火虫 怀托摩萤火虫洞位于新西兰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沿地下河道乘船游览最吸引人。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大别山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的童年时期就有过捉萤火虫的经历:在夏夜里拿着蒲扇追逐萤火虫,抓住后放进瓶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一闪一闪发出微光。让萤火虫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 新年伊始,在新西兰怀托摩让这种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从奥克兰驱车南行多公里就到了小城怀托莫,接着乘船1个多小时来到萤火虫洞。在景区工作人员强调注意保护事项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洞内,乘着仅容纳8个人的小木船在洞里暗河中前行。 船并非使用机械动力或者船桨,而是导游用手拉着绳索推动小船前进,耳边只有轻轻的水声。船行不久,就会发现前面的水面有光影摇动,猛然发现自己已处在一片“星空”之下。 ▲新西兰南岛瓦纳卡湖孤独的树 (图片来源:刘继广) 头顶似乎有条浅绿的光之河在流动。绿色的光点如满天繁星,闪闪烁烁。密集处层层叠叠,稀疏处微光点点。远远望去,仿佛观赏星罗棋布的万家灯火。“群星”倒映在水面上,如万珠映镜,美不胜收。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有人把这种自然奇观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不过,现在的怀托摩洞已禁止游人拍照,全面禁烟、全程禁止使用相机及录像机,且必须保持安静,特别是乘船观看萤火虫时,千万不要惊吓破坏了萤火虫的生态环境。 03 草原上自由驰骋的野兔 新西兰是“大农村”,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广袤的草原。牛羊马是他们的“专利品”,野兔也是新西兰最常见的动物之一。 ▲新西兰库克山下美丽的薰衣草庄园 (图片来源:刘继广) 一天晚上,我们在特卡波湖畔拍完星空开车回酒店的路上,突然在车子前方几米远的车灯下面,有个亮晶晶的东西在动。车子开到近前一看,是两只兔子,他们在车灯下不慌不忙跑远了。第二天,我们在酒店旁的牧场看羊驼的时候,发现一群野兔大概有十几只在和羊驼一起进食。 我们很好奇地询问新西兰牧民为何野兔不怕人?牧民告诉我们新西兰人民非常爱护野生动物,基本不捕杀他们。在新西兰的马路上,野鸭和海鸥可以在大马路上闲庭信步,行驶的车辆只能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行驶。 ▲新西兰的野兔们 这就是新西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可以和谐共处同一个家园,在这个南太平洋的岛国上,仿佛成了一个动物与人类共享平等生存权的乌托邦。新西兰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各相关部门加大对野生动物的执法监察力度;央视以及包括中国绿色时报在内的国内权威媒体反复播放拒食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政策措施不断强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春天已经到来。(记者:刘继广) -大赛链接- 启事丨中国绿色时报新媒体征集大赛 新媒体作品征集大赛丨疫情冲击,花卉苗木业调整蓄势新媒体作品征集大赛丨“新冠”人祸,莫让野生动物背锅新媒体作品征集大赛丨大熊猫视频带给方舱患者抗“疫”力量新媒体作品征集大赛溯源新冠病毒也要思考森林保护 审核丨唐秀萍 编辑丨王鑫达 版式丨吴竹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wxtz/4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动物王国新西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