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气候问题的知识点,记得收藏
☆气候特征的描述模式: 类型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备注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季节或年际变化“衡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 1.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充足);白昼时长长,光照充足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大气透明度) ☆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 (1)气压带、风带: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高气压带降水少;西风湿,信风干,而大陆东岸因信风来自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较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2)夏季风影响地区,暖湿多雨;冬季风影响地区,干燥少雨。 2、地形: (1)地形雨: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3、海陆位置: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降水多;距海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递增;***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特别说明第一步:最热月均温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无判断南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无第二步: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4种)无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3种)无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3种)无第三步:降水量多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毫米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及年内分配情况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0毫米无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0毫米无热带季风气候~毫米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毫米无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毫米,无温带季风气候~毫米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0毫米无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毫米无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毫米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 气候大类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热带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候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3.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几内亚湾沿岸(纬度位置偏高)1.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2.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圭亚那高原热带沙漠气候非洲西南部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秘鲁沿岸(3o~30oS)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索马里沿岸索马里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1.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气候2.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地中海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温带地区,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气流从海洋上吹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斯远东地区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温带大陆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这里东西距海较劲,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气候南半球缺失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南半球缺失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冰原气候北冰洋沿岸缺失海陆分布: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但在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有分布)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延伸、东西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带不能向东深入,而仅局限于沿海一带更替的分布☆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等温线规律 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数值大小及变化可判断区域所在半球:向北递减——北半球,向南递减——南半球。由南向北气温递减,说明位于北半球;从气温高低可以判读上图所示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延伸走向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E附近受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疏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图示东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等温线稀疏;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等温线密集弯曲状况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凸向高纬,气温高;凸向低纬,气温低。图中①⑤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气温比两侧低,大致呈南北走向,为山脉所在地;③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气温比两侧高,为河谷位置1.局部区域:(1)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影响因素为地形。等温线凸向高纬,为平原或盆地;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山地。(2)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影响因素为洋流。等温线凸向高纬,为暖流;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寒流。2.海陆间大范围:1月陆向南,七月陆向北局部闭合等温线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②地位于20℃闭合等温线内,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24℃,可判断气温值16℃②20℃,②应为云贵高原。④地位于28℃闭合等温线内,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28℃,可判断气温值28℃④32℃,④地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距高压中心远近:离高压中心越近,风力越大;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摩擦力越小,风力越大; 4.植被多少:植被稀少,风力大;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出现狭管效应,风力加强。 ☆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现象: 1.从地理角度解释“蜀犬吠日”? 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2.为何巴山多夜雨? 四川盆地夜晚吹山风,山风携带冷空气顺坡而下,山谷暖湿空气抬升成雨。 3.何为雅安天漏?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4.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 (1)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 (2)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5为何贵阳“天无三日晴”? (1)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 (2)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6.贵阳为何冬季多冻雨? (1)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2)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7.新疆地区“一日一洪峰”发生的原因? 新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季风环流: 季风类别1月7月东亚季风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澳大利亚北部季风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qxhj/6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天最讨厌蚊子新西兰驱蚊精灵,放在家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