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科研人员向全球首次展示银河系恒星
北京时间年2月5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Astronomy)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的一项重大发现———首次展示银河系恒星盘惊人的翘曲结构。此项成果由西华师大天文系系主任邓李才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完成,其中包括西华师大兼职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理查德·迪何锐思。 邓礼才所带团队首次展示的银河系恒星盘翘曲结构 邓李才解释,星系盘并非是一个很平的圆盘子,而是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在外盘处,巨大的星系盘会逐渐向上或向下卷起,整体形成一个接近炸薯片一样的弯曲状态,这种形状被称为“翘曲”。大量观测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河外盘星系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翘曲形状,银河系是否也是如此呢?很早就有射电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气体盘呈现出和很多河外星系一样的翘曲结构,但是关于恒星盘的形状一直缺少直接的证据。 邓李才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 “测量银河系外盘的距离是十分困难的,而准确的距离才能让我们确信外盘的形状。”本文第一作者,曾多次来到西华师大参与合作研究的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博士说。“造父变星是一类中等质量的年轻脉动变星,其脉动周期和光度严格相关,可用于测量星际和星系际的距离,精度可达到3—5%,被誉为‘量天尺’。”陈孝钿等人去年发布的第一个红外全天变星星表包含了上千颗银河系造父变星,这批像珍珠般宝贵的恒星正是指示银河系年轻恒星盘的形状的绝佳示踪体。颗造父变星犹如明灯一样点亮了被烟雾笼罩的银河。从三维空间分布上看,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远,这些造父变星就越偏离银盘面,整体呈“S”型;如果面向银心并让北银极朝上,那么左手边的银盘会朝上(北)卷起,右手边的则相反。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从银心向外翘曲呈现复杂的进动现象。 “出乎我们意料,造父变星的恒星盘结构和银河系气体盘的结构非常一致。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翘曲的‘S’形状还存在逐渐扭转的螺旋样式。”理查德·迪何锐思指出。 尽管翘曲现象在河外星系中经常出现,但是理论家们对它是如何形成的莫衷一是。邓李才研究员告诉记者:“银河系恒星盘翘曲的发现首先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的观测证据,为我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键线索。” 来自:南充日报 精彩推荐南充:母子被打,售票员被行拘13日,疑黑车揽客风波峰回路转! 南充:今天连发三起车祸,其中一人被撞... 南充:上帝视角下的南充(视频)这一刻我为你感到骄傲! 南充:曾经辉煌的绢纺厂,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回忆(视频) 南充:三个老太婆倒地,因停车的事情动起手来,过年火气不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zqxz/4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舌象解析冬季儿童嘴唇易干裂,用三豆乌梅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