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演变到了反种族主义歧视清算殖民主义历史的浪潮一场推倒名人雕像的活动开始了。哥伦布、丘吉尔、比利时国王……一个接一个雕像在被推倒、涂鸦。连偏居一隅的新西兰都不能逃过汉密尔顿的雕像被拆走维多利亚女王雕像被污辱……现在演变成呼吁汉密尔顿城市更名现在更多人担心新西兰国名是不是也要改……实在是太魔幻了01美国一座座雕像倒了当地时间6日,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进行的抗议活动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于当地门罗公园内的威廉·卡特·威科姆将军雕像。威科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曾出任南方邦联军的骑兵将军,很多非裔美国人及反种族主义人士一直视该雕塑为“带有压迫和不平等的种族主义象征”。除了威科姆外,包括罗伯特·李、爱德华·卡马克、查尔斯·林恩、弗兰克·瑞佐等等在美国历史上有种族主义背景的人物雕像都遭到了破坏。甚至连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也被人清算了,10日,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座哥伦布铜像被推倒同日在麻省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哥伦布像,也分别被毁损涂污。波士顿的哥伦布雕像被斩首:现在,大家都在看表现白人至上的那尊“自由女神”雕像: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黑人的呼声,要求将白人版的“自由女神”推翻,而换上一个被释放的黑人女奴雕像。02英国商人雕像被推入海这股推倒雕像之风,很快跨越大洋,传到了欧洲国家。在英格兰布里斯托尔,抗议者成功地推倒了英国商人EdwardColston的雕像,并把它扔在河里。因为Colston生前从事过近8万名黑人奴隶的贩卖。后因捐款支持慈善事业,摇身一变成了慈善家。视频中,参与“推倒活动”的群众密密麻麻,全部都在欢呼鼓掌。在英国伦敦,政府连夜拆除苏格兰著名的奴隶主RobertMilligan的纪念雕塑。之后,伦敦一处丘吉尔的雕像,差点被推倒,所幸被保护住了。但还是被示威者涂鸦,写上了“种族歧视者”。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了甘地和林肯的雕塑上,抗议者在那里也写下了“种族歧视者”的涂鸦。为了防止人们再次损毁雕像,英国官方连夜为各种名人的雕像加装起了保护盒。伦敦工人们连夜给丘吉尔的雕像装套:施工完成后的丘吉尔雕像:前后对比:不只是丘吉尔雕像被保护起来,正在施工中的乔治华盛顿雕像:装上保护盒子,施工完成后的华盛顿雕像: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在特拉法加广场的雕像施工中:完工后的詹姆斯二世雕像:其他历史名人也一一保护起来03比利时国王头像被泼红漆比利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该国多个城市的示威者将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雕像涂上了红色油漆,上边还写有“我无法呼吸”字样。利奥波德二世曾在非洲进行野蛮殖民。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还能看出,有人手里还展示着刚果(金)国旗。04新西兰:算是比较温柔谁会想到拆雕像的这股风也刮到新西兰。但与其它国家相比,新西兰相对温柔一些。汉密尔顿当地毛利部落,向市议会提出请求:拆除位于汉密尔顿市政广场的英国海军军官JohnHamilton的雕像。因为JohnHamilton上尉曾参与新西兰战争,约有名毛利人和数百名英国士兵因此牺牲,后来,汉密尔顿城市名字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接到请求后,汉密尔顿市议会只好在6月12日,把它拆解运走。上周,奥克兰ōthuhu的MartukeNixon纪念雕像被涂鸦,警方还逮捕一名25岁的女子。在但尼丁的QueensGardens,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的脖子上则被放了一条土豆做成的项链,以提醒她执政时期被称为饥荒女王(当时有1/3的爱尔兰人被饿死)。但尼丁街上的RobbieBurns雕像则被挂上“奴隶凶犯”和“强奸犯”的标语。在北岛Gisborne的WaikanaePark,库克船长的雕像被再次涂鸦。对于首都惠灵顿,当地毛利人表示,惠灵顿需要效仿汉密尔顿的那样,应拆除全市雕像和殖民地纪念碑。还好,只是说说,都还算比较平和,但留下的话题却很大。05新西兰国名是不是要改?汉密尔顿刚拆除雕像后,许多人马上讨论要把汉密尔顿除名,改用过去的毛利名:Kirikiriroa(铺满的砾石)。汉密尔顿市前市长,现怀卡托地区委员会主席RussRimmington(上图)认为,现在是时候让居民来决定城市的名字了。

进而,今天媒体报道,是不是新西兰这个名字也会被要求更名毛利名:Aotearoa

据Newshub今天投票结果显示,目前是71%人反对更名。更改国名,这已不是第一次发生的事了。早在去年初,惠灵顿人DannyTahauJobe在国会网站上发起请愿,要求政府举行公投,把现在的国名“NewZealand”前面加上毛利语“Aotearoa”,用“AotearoaNewZealand”来称呼新西兰。

这项建议得到了绿党联合领导人MaramaDavidson和工党的LouisaWall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zqxz/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