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了解一下
北京儿童皮炎医院 http://liangssw.com/bozhu/11449.html 这个国度很遥远,很美,富有诗意! 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多少? 如果你有机会去次新西兰,恭喜你!那会是非常不错的旅行地。 建议你去之前网上找一下高晓松的视频,关于新西兰的。你可以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多少对这个国度有点了解。 不过不吐皮儿不是旅行类的自媒体,我们主要谈酒,谈美食。所以,我们这次主要来聊聊新西兰的吃喝,因为我们刚从新西兰回来,有些非常初步的印象,虽然不见得准确,但还是有些有趣的体会和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这次去新西兰其实有两个目的,第一当然去感受一下新西兰的美食美酒,方丈大哥之前刚去过,也看了几个酒庄,回来就赞不绝口,推荐我一定要去;第二个目的其实是去看看这个国家到底是否适合居住,甚至是移民。有几个朋友已经搬过去了,正好去看看他们。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阿里前高管,去年退休之后移民新西兰奥克兰。他来机场接我的时候,我都没认出来,才半年多没见,瘦了不少,也黑了一些。他笑着回答了我的表情,“这地方实在没事情做,最适合运动!”挺好!健康! 看了他家的海边豪宅,真踏马舒服!而且即便奥克兰房价已经暴涨了,与上海,香港相比,还是便宜不少。和他喝酒聊天,“这地方真花不了什么钱,也没什么名牌店,超市里东西又好,又便宜!你真应该过来,住我们隔壁!” 于是,他带我去了次超市,还真是不贵。我们买了樱桃,羊排,蔬菜,牛奶,(可惜超市里没有活的海鲜,而这个城市就是以海鲜出名的,回头我们会专门聊这个问题)回来我们自己做饭,算下才来多人民币,而食材的水准真是高!比国内CitySuper买的都好!大家这顿饭吃的都非常满足! 于是乎,我完全有理由期待接下来的新西兰之旅的美酒美食了!走起! “你们最好的FineDining是哪个餐厅?我们去试试!” “我们没有FineDining!哈哈!我们比较随意!你不觉得一本正经穿着西装坐在烫平的白桌布前,等一道菜要一个小时的这种吃饭方式过于装B了吗?” “哦……那你们应该没有米其林餐厅之类的吧?!” “米其林星级餐厅虽然没有,我们新西兰有帽子餐厅!随意,不等于没有好餐厅!我带你去一家真正牛逼的!这家餐厅去年拿了两个帽子(有点接近于米其林两星的意思),主厨Ed还拿了新西兰年度最佳厨师的大奖。新西兰的美食的最高水平!” 于是我们去了“Pasture”(需要提前一个月订位)!一进门,真把我给震住了!我虽然全世界各大洲的顶级餐厅都吃过不少,但这家还真是挺特别的。整个餐厅只有六个吧台的餐位,这个阵势比日本最顶级的寿司店都夸张! 餐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吧台后面那个炉子里熊熊的篝火(餐厅主要的烹饪方式就是用柴火烤和烟熏),当然还有餐厅边上放满了用于发酵的瓶瓶罐罐。 这应该是北欧菜的意思了!坐下和厨师聊天,果然,这哥们是英国人,在日本住了很久,又去哥本哈根的著名餐厅Relae(Best50餐厅第39名)干过。难怪餐厅里综合了日式和北欧菜的很多理念。菜做的的确不错,形式很Nordic,不过还是融合了不少新的创意。 上甜品的时候,主厨Ed终于空了下来,和我们聊起天来,我们聊了丹麦的NOMA以及NOMA新出的关于发酵与美食的书,他也认为发酵对食材的再次创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自己也用很多发酵的技术,创作出前所未有的味道; 我们又聊到了新西兰的美食,我们发现没有所谓正宗的新西兰菜,毛利人和早期来的英国人的烹饪习惯与后期来的澳大利亚人,法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泰国人,中国人共同发展了所谓的新西兰菜,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所以水平进步的很快; 最后我问他,“对你而言,在新西兰做高端餐饮最难的是什么?”我以为他会说新西兰人比较朴实,不见得欣赏的来他的这种风格和酸口的北欧菜,没想到他说:最难的是找到好的食材来源!他特地架出来了块牛肉放到我们面前,说,“你知道我为了每个月能找到这么一头牛有多难吗?!” 天哪!新西兰好山好水,无论是海鲜,肉类还是蔬菜,品质都这么好,你这么小一个餐厅,还怕找不到好食材吗?!可是他仔细讲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新西兰好东西太多是没错,但人很少。所以处理食材的方式都是工业化的大规模方式,而且主要是出口到海外。食材虽然好,但对于本地的顶级食材需要是比较难满足的。 在欧洲或者日本,很多顶级餐厅会和附近的农场主或者渔民定制食材,每天挑几只鸡,几块牛肉,打几条最好的鱼。这在新西兰几乎做不到,所有的东西都标准化的,工业化的(很难追求极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奥克兰这样的海边城市的超市里没有活海鲜买(城里有个FishMarket,基本上是旅游景点,也没什么特别顶级的鱼)。这就好比一个某重点中学,平均成绩非常高,学生素质都很好,但由于标准化教育,没有特别拔尖的天才,也没有特别培养的专才。 后来一路走下来,南岛转了一个圈,也去了包括CentralOtago,Waipara,马尔堡这些产区,发现了不少好的酒庄餐厅,特别是Amisfield,这家曾经被评为新西兰最佳酒庄餐厅。 也去了一些Bistro风格的餐厅,特别推荐Wanaka的KIKA还有皇后镇的RATA。总体而言,这几年来,全世界各地的优秀厨师的纷纷到来,将新西兰的菜式中融入了各地的优秀元素,同时也把新西兰的美食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由于新西兰美食没有什么传统和规矩,也就给了各地的厨师们很多创新的空间;不仅如此,新西兰意大利菜,日本菜,和中国菜的水准也都还不错,不会因为吃厌了西餐,找不到好吃的中餐,回去泡方便面吃。可是一圈下来,让人觉得真正惊艳的餐厅并不多,也许是我们去的还不够多吧,期望下次能再多试几家! 说了半天美食,我们来说说新西兰的美酒。我觉得葡萄酒的情况和美食的情况有点类似。 新西兰的葡萄水准很高无论是赤霞珠,黑品诺,长相思,霞多丽等等都作出了世界级的水平;另外产区多,大大小小产区遍布在新西兰从南到北的很多地方,每个产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特点,也都做出非常不错的葡萄酒; 百花齐放新西兰的葡萄酒行业真正快速发展是这20年的事情,而这种发展是非常良性和原生的。当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和法律或者古老的传统来限制酒农们的自由发挥,你几乎可以做任何品种,用各种方法来酿。我们去了一家在马尔堡的酒庄,HansHerzog,这家不大的葡萄园里竟然出产20多种葡萄品种,30多款酒,还都做的不错,非常有意思; 海纳百川新西兰的葡萄酒行业主要倚靠的是外来的人口,我们这次遇到日本人,澳大利亚人,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的酿酒师,仅仅遇到一个本地KIWI酿酒师。各个地方的人带来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想法,碰撞之后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新西兰的葡萄酒水平; 潜力巨大由于新西兰葡萄酒发展时间不长,很多地方还有待后来的人来探索,我们这次去的一家酒庄PyramidValley,他家的酒之前方丈大哥就很喜欢。这次去看,酒庄离Waipara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方圆十公里没有其他酒庄,但就在这么个Middleofnowhere的地方能做出这么高品质的酒,我不由去猜想,将来这些地区形成完整的产区,体系化了之后,再对风土的研究更深入了,酒的整体水平会有多高?! 然而,美酒与美食不同的地方。新西兰的食材受限于规模化与标准化,无法追求极致地稳定供应出少量的顶级食材,新西兰的葡萄酒可不一定。这次去的几家酒庄做的产量很少,几百到小几千瓶而已。这样的产量可以保证酿酒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非常特别的好酒!从这点来看,也就明白了,目前新西兰的美酒更受到大家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wxtz/9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很高兴遇见你新西兰最蓝的水最白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