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亿年hell
文、图 Atom 一直以来,有亲朋好友来到郑州,有趣君都会第一时间带着他们参观河南博物院。 然而自从河南博物院开始改造施工以来,已经过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再完全开放,始终都是只开放一楼。 这给有趣君增添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再有朋友来郑州,带他们去哪? 终于,有趣君发现了另一家神奇的良心博物馆——河南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门前的大恐龙 走进地质博物馆 还没进门,有趣君就被门口的各种牌匾镇住了。 好家伙,这么多头衔,看来这里的内容应该会让有趣君满载而归。 △门口的各种牌匾挂满了一墙 △大厅内挤满了一个旅游团的大爷大妈 进入大厅,一阵喧闹,一个大爷大妈旅游团和有趣君一同到达。 他们说着广东话,场景有点违和。 △第一个展厅——地球厅 △太空中漂泊了不知多少年的陨石 不多废话,开始逛馆。既然是地质博物馆,第一个展厅便是地球厅。 首先进入有趣君视线的展品,是几颗陨石。 说好的地球厅,搞什么天外之物?一看介绍便解了惑。 地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大约46亿年前,宇宙中各种物质聚集起来逐渐有了较大的质量与体积,形成了一颗行星。再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地球。 所以地球厅先放陨石,没毛病。 △火山喷发原理模型 地球之所以能成为地球,孕育生命,与本身富有的能量密不可分。 地震、火山,就是这种能量最直观的显示。 △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岩石 因为组成地球的各种不同物质和不同方式,造就了各种不一样的岩石和矿物。 河南地质博物馆,听起来像是一个很无聊的博物馆,只能让人联想起石头。但其实就是这些石头,每一个都大有来头。 △孔雀石 △钟乳石 △容易形成钟乳石的喀斯特地貌 展示的众多石头里,有玲珑剔透的孔雀石,也有巨大的钟乳石。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前菜,真正堪称惊艳的石头,还在后面,有趣君先不剧透。 △大爷大妈旅游团还请了讲解员为他们讲解 几件展品看完,有趣君已经对河南地质博物馆有了更多的期待。 身后大爷大妈旅游团的脚步逐渐跟了上来,有趣君便抢先进入了下一个展厅。 恐龙不恐怖,还有点可爱 其实有趣君有点想不通,这里是地质博物馆,为何还有恐龙? 不过这个不重要,因为恐龙化石非常有看头。 △展厅开头的恐龙蛋化石 进入展厅,手边便是几颗恐龙蛋化石。 这些已经石化的恐龙蛋,在岩石中埋藏了N万年,得见天日。 △巨大的恐龙化石 紧接着,没走几步,前方的场景瞬间就变得极为震撼。 几只比人还高的恐龙化石骨架站在台阶一旁,很是威风。 刚开始的几只骨架大约有两三个人的大小,但是随着台阶的上升,一只巨大的恐龙便展现出来了它的全貌。 △横跨大半个展厅的巨大恐龙 △这只巨大的恐龙名叫马门溪龙 △一个脚印都能坐一个人进去 这只大恐龙带给有趣君的震撼,不亚于头顶擦着头皮飞过一架波音。 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看到后,都会发出一声“哇~”。 △巨型恐龙脊柱化石 △化石和人的对比 上面这只恐龙还不是最大的。 有一截脊柱化石,单是脊柱就比人还粗,可想而知,这恐龙有多大。 不过有趣君能看到的也只有一截脊柱,全貌是看不到了,目测是因为展厅放不下。 在各种资料中,四脚着地、体型巨大的恐龙多为食草动物。而食肉恐龙多为中小体型,两脚着地。 △食肉恐龙化石 这是一只食肉恐龙化石骨架。至今仍然保留着凶狠、锐利的牙齿。 它的上肢比较短,看起来就像两只小短手,略显可爱。 △迷你恐龙化石 △小型恐龙化石 有大就有小。 恐龙大的能比房子还大,小的却只有巴掌那么小。 一只名叫迷你豫龙的恐龙化石,连名字都要加上“迷你”二字,诸位看官可以拿ipadmini联想一下它究竟有多小。 △孔子鸟化石 很长时间以来,恐龙灭绝、恐龙去哪了,一度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 但其实随着更多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已经可以知道,恐龙并未完全灭绝,它们的后代已经进化成了今天的鸟类。 几只名叫孔子鸟的化石,便是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 和声名远扬的始祖鸟一样,孔子鸟是在中国发现的恐龙时期的早期鸟类化石。 就是这些生物,在恐龙遭受灭顶之灾后,在地球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了下来,进化成了今天的鸟类。 看完这些,有趣君认为,没事还是多看看博物馆,少看“XX未解之谜”。 除了恐龙,还有很多可爱的古生物 恐龙实际上已经算是一种进化非常完善的高等级生物。 在恐龙之前和之后,地球上还出现过很多形态各异的古生物。 它们有的早已从这个星球上消失,有的逐渐进化,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猫猫狗狗。 △古生物展厅的入口 △著名的米勒实验模型 最初的地球全都是岩浆和石头,连海洋都不是真正的“水”,哪来的活物?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地位极其重要的“米勒实验”。 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模拟原始地球大气环境中闪电过程的试验装置,证明了由无机物组合出小分子有机物是可能的。 神奇不神奇?这基本和石头里蹦出猴子性质差不多了。 只可惜,这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实验,地质博物馆的相关模型已经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鹦鹉螺化石 △早起龟类化石 △外表有点诡异但很神奇的各种虫子 最初的生命体积都很小,但是这早期的虫子,却无比巨大。 这种看起来应该很小的虫子,其实体积和有趣君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想到这,鸡皮疙瘩已经蓄势待发。 还是现代的虫子小小的比较容易接受。 △巨型海洋生物化石 随着海洋的逐渐稳定,水中生物由于可以利用浮力,因此体型会比陆上生物更容易进化得很巨大。 这些水中生物化石嵌在墙上,拥有好几倍成年人身高的长度。 在那个时期,海洋生物的体积十分巨大,据推测,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体长达到38米的巨型生物——新西兰大鱼龙。 但是这种生物至今没有发现完整骨骼化石。 △各种鱼类化石 前面的那些生物,如果不看说明,真的猜不出它们是什么。 直到看到上图中这两件化石,有趣君终于能认出来了——这是鱼! 能在一堆千奇百怪古生物中分辨出来这是鱼,可真不容易。 △植物化石 除了动物,地质博物馆中还有很多植物化石。 这块神似竹叶的植物化石,看起来竟有几分中国水墨画的意思。 随着时间线越来越接近现代,人类也开始出现在展柜里。 不过画面可能引起不适,如果是在晚上观看,可以盖住屏幕略过这一段。 前 方 高 能 △南非发现的原始人头骨化石 △北京周口店原始人头骨化石 两种原始人类头骨化石出现在这里,基本就算是古生物时代宣告结束。 既然人类已经登上地球舞台,那么后面的故事,就该由河南博物院来诉说了。 博物馆中最像珠宝店的 虽说是地质博物馆,但是能在这里展出的,就算是石头,大多也都不是一般石头。 好看就不说了,还很贵。 △形似外星人的石头和自然形成的花朵图案 △巨大的石英 △颜色鲜艳的特殊矿物 △水晶和石英混杂在一起 △金矿石 在这些矿物面前,各种珠宝首饰都已经黯然失色。 不管哪一块,都想抠下来一点带回家。 尤其是金矿石,表面居然真的有细小的金色物质。 拍完这张照片,有趣君当天晚上就开始做梦在石头上抠金子了。 △孔雀石 △诡异蓝色的异极矿 △粉色的锰方解石 有趣君曾经以为,粉色的岩石是不存在的,直到看到这块石头。 包括异极矿、孔雀石……这些颜色奇异的矿物,居然真的在自然界中存在,还是天然的,不可思议。 最惊艳的还要数这个水晶洞。 水晶都不论“块”了,都论“洞”…… △紫色的巨大水晶洞 这块大石头有半个人那么高,外表黑乎乎其貌不扬,但是内部剖开,全都是晶莹剔透的紫水晶。 有趣君觉得什么词汇都形容不了这种震撼。 你们自己去看吧,记得别一时冲动砸柜子,要是真忍不住,别说是有趣君告诉你的。 河南地质博物馆的良心互动 博物馆的东西都是死的。 但是有趣君在河南地质博物馆,却感受到了他们的“活”。 △一台AR投影设备,能混合观众和恐龙的图像 △3D全息海洋生物投影 在这台全息投影设备面前,有趣君能看出来这是动画。 但是在现场,有不少观众第一时间就被这画面所蒙蔽。 甚至还有声音问“他们吃什么?”可见这台设备还是相当逼真的。 △恐龙化石和显示屏的完美结合 在一个恐龙化石展示柜面前,有趣君发现这块玻璃居然同时还是一块屏幕。 屏幕中有这只恐龙的模拟动画,观众还能通过触摸来与这只恐龙互动。 可想而知,这对小朋友的吸引度应该是相当高。 △展品介绍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wxtz/3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西兰是全球第四繁荣国家一条
- 下一篇文章: 我们再一次认错了银河系的形状新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