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奶业新西兰奶业发展及与中国合作现
新西兰具有得天独厚的草地资源,草地面积达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2%;是世界上人均养牛、养羊最多的国家,几乎都是草地放牧饲养。据新西兰统计局数据,年,奶牛、肉牛、绵羊的存栏分别为万头、万头、万只。新西兰是全球第一大羊肉和乳制品出口国,第二大羊毛和第四大牛肉出口国,被称为“世界的最大牧场”。 1.新西兰奶业基本情况 1.1奶牛养殖 图—年新西兰奶业养殖情况 数据来源:新西兰奶业统计 单产水平持续提高。新西兰奶农近年来不断加强畜群质量改良,更加有效地监控奶牛的健康,重视数字驱动型奶业发展,不断提高单产水平,从/04年度的千克/头·年增加至/19年度的千克/头·年,增加了15%(图1)。奶牛单产的提升意味着奶业的生产效率与之提升,新西兰对奶业的生产效率评价是以每公顷草地生产的乳固体量来衡量,/86年度至/19年度每公顷草地生产的乳固体量由千克/公顷提高到千克/公顷。 总存栏量略有下降,奶牛养殖场数量逐年减少。新西兰的奶牛总存栏量从/86年度至/15年度持续增加,由.1万头增加到.8万头,年均增长率约为2.7%,/19的奶牛数量为.6万头。而在养殖场的数量上,/76年度新西兰的奶牛场数量为个,在/98至/08年的十年之间,全国奶牛场数量以年均个的速度逐渐减少,之后趋于稳定(图1),而/19年度仅为11个,相比/76年度的高位减少了38%。 图年与年新西兰奶牛存栏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新西兰奶业统计 平均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半数牧场以~头为主。/19年度的奶牛场平均规模为头。在过去的30年中,新西兰奶牛场的平均规模几乎增加了两倍,相比/99的平均规模头也增加了多头。在/19年度,50%(家)的奶牛场存栏规模为~头牛,31%(家)在头及以上,13%(家)在头及以上,只有5%(家)在头及以上。而且与十年前(8/09年度)相比,存栏头及以上的奶牛场数量有所增加,存栏规模低于头的在减少(图2)。 图3—年新西兰每头奶牛的平均乳固体含量变化 数据来源:新西兰奶业统计 kiwi杂交牛应用更广泛,乳中固体物质含量持续升高。新西兰奶牛品种以荷斯坦牛为主,还有娟姗牛和kiwi杂交牛(娟姗和荷斯坦杂交)以及少量的瑞士褐牛、更赛牛等。其中,kiwi杂交牛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已超过奶牛存栏总数的40%,主要原因除了kiwi杂交牛具有耐粗饲、体型较小、适宜放牧等特点外,也和新西兰牧场的原料乳收购价格是按照乳固体重量计算有关,高乳固体含量的原料乳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因此,自/84年度起,新西兰牛奶中的固体物质含量就在不断提高,直到/14年度起,乳中固体物质的产量超过1.8亿千克,而/19年度比/18年度又增长了2.4%,每头牛的平均乳固体含量达到38千克(图3)。 1.2生鲜乳销售 新西兰的奶业产业链从下至上分别为农场主、奶农合作社、乳业委员会。农场主拥有合作社的股份,合作社又拥有乳业委员会的股份。新西兰的加工企业多是奶农合作社性质,农场主把生产出来的牛奶卖给合作社进行加工,合作社又把产品卖给乳业委员会,乳业委员会通过其国内和国际营销网络把这些乳制品销售出去。合作社(加工公司)一旦从乳业委员会得到销售收入,就会按照乳固体物质含量支付奶农奶款。因此,新西兰奶农是通过上述持股、分红和参与董事会等形式,对乳品企业产生影响,虽然他们总体数量不大,但是他们的组织化、结构化、一体化程度高,协调性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话语权较大,能够有效保障自身的权益。 从生鲜乳计价方式看,新西兰奶农获得的收益主要是按照乳固体(乳脂肪和乳蛋白)重量计算的,体积影响较小。目前,新西兰的生鲜乳定价基于“A+B±C”系统进行调整,该系统中A、B、C分别代表乳脂肪、乳蛋白和奶量,并采用季度支付。但是,冬季生鲜乳的计价方式因各奶农合作社而异,有些公司在冬季仅考虑奶量。/19年度,新西兰乳业合作社付给新西兰奶农的加权平均总支出为每千克乳固体6.35美元(图4)。 图4—年新西兰生鲜乳收购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新西兰奶业统计 1.3乳制品加工 新西兰乳制品加工企业包括合作社企业和大投资商两种形式。合作社企业拥有96%的牛奶收集量,占据新西兰绝大部分的乳制品加工市场,大投资商仅拥有4%的牛奶收集量。合作企业主要有Fonterra、Westland和Tatua,这三大公司主导了新西兰的乳业市场。其中,Fonterra(恒天然集团)在新西兰的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 从生产的不同乳制品产量来看,—年,黄油和脱脂乳粉的生产量变动较小,鲜奶、奶酪和全脂乳粉的生产量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表1)。 表1新西兰主要乳制品生产水平(万吨/年) 数据来源:新西兰奶业统计 1.4乳制品消费 新西兰国内消费的乳制品主要有液态奶、黄油、奶酪、奶粉(脱脂和全脂)、酸奶、炼乳等。CLAL数据显示,液态奶国内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国内消费液态奶为50.0万吨,较年增长了0.6%。其余乳制品中,奶酪近四年的全国消费总量略有下降,黄油和脱脂奶粉保持稳定,全脂奶粉有所升高(表2)。 表—年新西兰乳制品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CLAL 1.5奶业贸易 新西兰是全球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国,其生产的乳制品国内仅消费了不到5%,其余95%以上都用来出口,出口至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属于典型的出口型奶业国家。乳制品贸易额长期呈顺差状态,但顺差额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图5)。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量为.7万吨,出口的乳制品主要有全脂奶粉、奶油、奶酪、脱脂奶粉等。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约占37%;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阿联酋并列位于其后,各自仅约占4%。 图58—年新西兰乳制品贸易顺差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 2.中国与新西兰合作现状 在种牛贸易方面,澳大利亚、新西兰一直是中国种牛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中澳大利亚是第一大来源国,新西兰一直是第二大来源国,这两个国家的种牛进口数量占据我国奶牛进口市场90%的以上份额。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种牛头,占全年进口总量的33%,从近五年来看,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种牛年均头(图6)。 图6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种牛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在乳制品贸易方面,新西兰是中国乳制品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年,中国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0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2%。其中奶粉进口量最大,其中进口奶粉75.5万吨,同比增长28%,占中国奶粉进口总量的74%(表3)。 表3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情况一览表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从进口品类看,自年来进口额持续增加的乳制品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奶酪、奶油、鲜奶、婴配粉等。年排名前三位的进口品类分别为全脂奶粉、鲜奶、脱脂奶粉。 在政府合作方面,自1年两国农业部签署《中国-新西兰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农业特别是奶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年3月签署的《中新奶业合作安排》更是将合作推向纵深发展。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奶业对话会,有效推动了两国在奶业生产、繁殖育种和乳品检测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年4月,签署了《中新政府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中新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在技术交流方面,新西兰奶业的稳定发展得益于其成熟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力量,从牧草种植、奶牛育种、奶牛健康水平和使用年限等环节都特别注重科技效率。我国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在这些方面加强同新西兰奶农的交流与学习,如年恒天然集团与中国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新西兰奶业交流中心”,增进了中新两国奶业的相互了解;年全国畜牧总站与恒天然在北京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中国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奶业加快转型升级。除了合作研究外,我国也与新西兰开展一些技术培训交流活动,致力于提升奶牛场生产效率、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在企业投资合作方面,双边农业投资集中在乳业领域,作为全球奶源地,新西兰乳业是中国海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最近几年,中国伊利、蒙牛、中牧集团、光明乳业等,采用并购、收购、建厂等方式前往新西兰投资乳业。而对于新西兰恒天然,中国也一直是养殖、加工、餐饮服务等诸多业务上的关键市场,除了收购贝因美18.8%的股权以及在华拥有大规模牧场外,年恒天然在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指出,会继续加码中国餐饮服务市场,与中国众多知名餐饮龙头企业有深度合作。 3.合作展望 基于中新双方在乳业产业上的合作现状,建议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两国乳制品贸易情况沟通交流,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内,为双方奶业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共同避免贸易对两国奶牛养殖业的影响。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奶牛养殖、牧场建设、种公牛选育、生产性能测定、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奶农培训。建立奶牛遗传改良工作组和牧场精准管理工作组,在育种方面开展合作。三是建议新西兰乳制品公司协会为在新西兰投资的中国乳品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指导服务等方面的帮助,创造更加开放公平便利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国奶业共同发展。 《中国乳业》杂志社团队于年出版了《世界主要奶业国家奶业发展及与中国合作现状》一书,该书共汇编了美国、俄罗斯、荷兰、德国、法国、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0个主要牛奶生产国及消费国的奶业生产现状,可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qxhj/7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西兰签证所需材料需要哪些
- 下一篇文章: 南半球的梦幻之旅新西兰南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