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绝对找不到国际游客来当背锅侠——现在,只有本地游客。

前两周新西兰学校放假,政府为刺激经济鼓励国内游,被疫情憋了半年的新西兰人,终于“大规模”出门度假,很多人蜂拥前往全国各地雪场滑雪。

去过新西兰雪场的人都知道,从山下到山上的停车场,这一段路的管理很重要。

根据天气和雪量大小,雪场对上山道路会采取分级限制措施:

天气条件最好时,所有车辆都可以上山

路面少量积雪或薄冰,只有四驱车可以上山

条件更差时,安装防滑链的才可以上山

积雪很多时,所有车辆暂停上山

暂停所有车辆上山有个重要的目的:

如果一场大雪之后,没有来得及清雪就有车辆碾过,积雪就会变成地面的坚冰,这会导致道路需关闭更长时间,或令后续上山的车辆更危险。

所以,在上周的一轮恶劣天气中,位于Taranaki的ManganuiSkifield滑雪场天黑之前,临时关闭了上山道路。

然而,一些人着急上山,新西兰这种铁闸门,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有人拆掉铰链上的栓子,直接开上了山。

后来的车辆一看门开着,也都跟了上去。

结果,积雪在被清除之前被压成了冰面,雪场道路管理就直接无视。

这些都属于公共资产。Stratford地区议会道路资产经理StephenBowden说,门周三晚上不知被谁给拆了。

"他们还弄断了固定支架,这样才能把门抬起来……我们还没有估算修复的价格,但这类破坏公物的行为,怎么也要几千刀维修。”

雪场俱乐部发言人说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危害了所有其他车辆上山的安全。

01

人少的地方

破坏行为时有发生

警方表示,除了门被破坏,还有人投诉有车辆在山顶停车场乱开。

这些人会跑来山上玩飙车、漂移,这也会破坏公共的道路——新西兰是有专门地方可以玩车的。

在Taranaki地区,包括EgmontNationalPark在内不少公园都会发生这类事。

去年新西兰交通部花了60万元,将著名景点MtTaranaki的山顶停车场表面升级为封闭道路。没想到仅仅5个月,就被严重破坏。

管理部门说,是当地那些“hoons”干的(hoon就是那种车开得很响,招摇过市的人),他们在山顶上玩,破坏了路面,修复需要再花7万。

新西兰是一个基本没有监控的国家,野外都靠自觉。

当地市议会在讨论是否要再花钱修复时,也犯了嘀咕:我们是否该花这个钱?因为修好了仍然有可能被破坏。

02

当破坏成为一种执念

修复也就变成一种日常

破坏公物的人,在新西兰叫Vandals。

Vandals的vandalism(破坏行为)有的是有由地方议会承担修复费用,有的是由环保部(DOC)承担。

在新西兰公物破坏行为类别有很多,也很难查。“不幸的是,国家公园的破坏行为经常发生,每年继续让纳税人损失……也让我们不得不从核心项目中,转移出预算和资源。”

这是最近一个公园厕所门被人破坏的照片。

看似简单的破坏,在新西兰处理的方式是:厕所会封闭维修造成更多不便,人力成本加材料可能要几千。

当破坏成为某些人的执念,修复也成为一种日常。

“如果有人在国家公园里目睹破坏行为时,应立即拨打DOCHOT(362468)热线举报。”

“当然,我们不希望公众在目睹破坏行为时,冒险自己处理。”(自身的安全第一)环保部一位发言人说。

公园停车场里的破坏性涂鸦,破坏成本低,修复代价大

“如目睹破坏行为时,对方仍然在现场,可以选择报警。”

03

常见破坏行为

有点不乏新西兰“独创性”

下面我们说说新西兰的公园和景点里常见的破坏行为,哪些是国际游客偏好去做,哪些更具有本地人的特点,大家自行判断吧。

刻名字: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有这个癖好。这类行为可以到南岛的大圆石景点去“观赏”:

据说各个国家的名字都有:

也许可以参考中国一些景点的经验:八达岭长城为减少人们“到此一游”,专门辟出一个“涂鸦墙”,也是一个办法。

砍树:众所周知,今年3月,南岛瓦纳卡知名的孤独树被人砍了……

偷公物:这个真的觉得都是本地人做的,你说国际游客能搬走桌子、板凳吗?

上图的凳子是用大果柏木(macrocarpa)做的,偷的人挺识货,搬走了3张凳子,桌子太大了没有偷走。

公园里的雕塑也经常被破坏或者偷走,损失难以弥补——不少是无法复制的历史遗迹。

放火:一种损人不利己的破坏行为,环保部也很头疼,放火的潜在风险太大,尤其是新西兰夏季干旱时期。DOC展示的野外放火痕迹:

有些人可能是想在野外烧烤一下,一旦失控就是大新闻。另一处被烧坏的公共设施:

非法放生:以为非法放生的行为只有中国才有,新西兰也一样,而且放生品种你都想不到。

在中国,会有人放生金鱼或者乌龟,以帮助祈求一点啥……

在新西兰,有人会把鹿直接放到野外生态区里去,给野外公园增加一个新品种,让它们自由繁殖,你说头疼不头疼。

北Taranaki保护区内发现鹿的踪迹之后,DOC除了谴责放生的人,还需要派人去清剿,成本自然也是纳税人承担。

四驱车破坏:本来不应该是四驱车开的地方,有人非要来体验野外四驱探险,这类行为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

下图中,DOC环保部员工正在检查公园内被四驱破坏的草皮和道路。

野外练枪:没事带着枪到野外玩,或者是路过打猎的,明明是公共设施,却给你轰几枪。被破坏前的小屋:

被破坏后的小屋,墙上布满霰弹枪的弹坑,难道这是为了试枪?反正令人感到不安全。

海滩堆石:一些国际游客可能不知道,在海滩上堆石写字摆图案,貌似挺好玩的,但在新西兰乃至澳大利亚,有时候游客堆得太离谱,反而被视为是一种景观破坏行为,和涂鸦是一个性质。

如果你把海滩的石头堆到像图上这种程度,对你而言很有“成就感”,但本地人会觉得有碍观瞻,需要专门去清除,因此他们也会进行投诉。

新西兰的国家公园,

人少风景好,

但不应该把人少看成是无人监管,

把风景好看成是自己的“画布”,

绝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人,

都想把同样的好风景,

一代一代传下去……?

?

///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qxhj/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