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宁静而不喧闹的华盛顿

第一节清晨行走在华盛顿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飞机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好是清晨,好在预先就知道美国地域广阔,不但时差有变化,气候也因地方所处的纬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华盛顿是多云天气,而清早的时候还是有些阴沉,太阳还没有露脸。但温度很低,一出机场,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人不免冷得一哆嗦,要知道,这里正是在寒冬里。好在有思想准备,团员们都换上了御寒的棉衣,多多少少显得臃肿不堪,大家互相取笑着,实际上也非常好笑,前几天我们在夏威夷,好像是在夏天里,人人是一身短打夏装;到了洛杉矶穿上了两用春秋衫,好像是到了秋天;而现在到了华盛顿,则完全是进入了严冬。黄大哥说了:“这美国要是都跑上一圈,保管你是春夏秋冬,在从非洲到亚洲再到北极洲的气候全都能够感受到。”“是啊,那个现在正值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州可不是挺像北极洲一样呗,可惜,我们去不了,也体会不到了,仅仅美国的春夏秋冬体会到了,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值!。”美国首都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C.),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华盛顿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华盛顿临近大西洋,西南同弗吉尼亚州相连,边界为波托马克河,其他三面同马里兰州相连。有三条河流经华盛顿,分别为波托马克河,及其支流阿纳卡斯蒂河,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地理位置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小型海轮可达。正式名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年为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哥伦布而得名。市区面积平方公里,特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为91万。黑人约占60-70%。居民主要为联邦政府官员、雇员及其家属;勤杂人员几占30%(大部为黑人)。美国的首都原来是在费城,后来,经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提议,自费城迁此。华盛顿原是一片灌木丛生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间。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乔治·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当国会在纽约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建都选址问题引起激烈争吵,南北两方的议员都想把首都设在本方境内。国会最后达成妥协,由总统华盛顿选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多马克河畔长宽各为16公里的地区作为首都地址,并请法国工程师皮埃尔·夏尔·朗方主持首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新都尚未建成,华盛顿便于1799年去世。乔治·华盛顿在美国人民心中享有很高威望。华盛顿出身于种植园主家庭。16岁开始独立谋生,21岁,担任了民兵少校副官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的总司令,负责组建大陆军,开展抗英斗争,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为了纪念他,这座新都在翌年建成时被命名为华盛顿。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二十世纪以来成为了现代化的城市,它是美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美国国会、总统府、国务院、国防部、美国最高法院及久负盛名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等也都在美丽的华盛顿;与此同时,新、老国立美术馆以及乔治敦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驰名世界的华盛顿歌剧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肯尼迪艺术中心也落户华盛顿。也许我们去市区游览的时间是早了点,大街上来往的人员和车辆都很少,有些清冷。在我们的感觉里,似乎感到这个城市非常静谧、干净,没有像这个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通常惯有的那种喧嚣、噪声、污染四下肆疟的那种毛病。或许是美国的首都,社会的治安还算是好,导游也说了,这里的治安比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要好得多,这和这里居住的人群也有关系,政府部门的人员很多,流动人员相对来说比其他城市要少。华盛顿的建筑风格与欧洲的城市里见到几乎差不多,有巴洛克式、哥登式和少许拜占庭式建筑,但很少见到高楼大厦,不过华盛顿的建筑似乎大多比较简约,没有欧洲城市通常所有的奢华。建筑颜色以灰白色的多见,包括美国的白宫和国会大楼,当然也不完全是灰白色,还有一种锗红色也用得和普遍。导游指着一幢锗红色的大楼说,:“你不要看这幢大楼好像很普通,上次,中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就是在这里下榻的。”我们这些团员顿时肃然起敬,纷纷跑到宾馆门前去拍照留影,作为纪念。我们随意在街道上溜达,四下里看看街景,发现华盛顿街边的雕塑非常多,仔细看了一下,好像都是反映美国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尤其是以反映南北战争时期的为多。人物雕塑制作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先映入眼帘是纽约大学的创立者阿尔柏特·嘉兰汀,他生于年,卒于年,历史上还曾经是美国的外交官和财政部长,后人建这个雕塑,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杰出的历史人物。第二节韩战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一月份的华盛顿,正值酷冬,公园里到处是空荡荡的,寒冷把大部分的游客给逼走了,公园里的游客寥寥无几。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先去华盛顿的韩战纪念碑参观。“韩战”是美国人的叫法,我们称之为“抗美援朝”,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实际上如果称作“朝鲜战争”倒是恰如其分。由于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彼此间对这场战争评价大相径庭,但不防碍我们对逝者的凭吊。当我们走进这纪念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19个军人雕塑呈银灰色,是用不锈钢雕制而成,比真人略大一些,每个人都头戴钢盔、身披披风,拉成散兵线,其中有的军人手持卡宾枪、有的手持机枪,其中三四个人还手持步话机或肩背电台,每个人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戒备巡视,个个神色庄重。在雕塑的南面则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喷沙蚀画刻记着2,多幅来自军事档案的军人照片。这座墙壁上,代表着美国陆海空三军在朝鲜服役的官兵。黑色花岗岩墙壁的另一面,是介绍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的建造过程的碑文。碑文如下: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由朝鲜战争退伍军人、他们的家属和朋友捐款而资助的。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在瑟瑟寒风中,美国国旗猎猎抖动。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参观的人们心情都很沉重,尽管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战争给追求和平的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战争不但使生灵涂炭,财产毁损,经济破坏,历史倒退,尤其是大量的生命消亡,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生。根据联合国的权威统计,朝鲜战争中双方的人员损失数字如下:中国:阵亡人;重伤死亡人;病死人;伤人;被俘人;失踪人;合计余人。另外,北朝鲜:伤亡人。而美国:阵亡人;重伤不治事故、病死等人、受伤人;被俘人;失踪人;合计人。韩国:阵亡414人;负伤人;失踪人;被俘人;合计人。这些仅仅是参战国的部分统计,要知道当时美国人参战是打着联合国的名义,也就是说还有些国家是加入联合国军参战的。这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是: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比利时。如果加上这些国家在这场战争的伤亡人数,那肯定还要比前面的数字高出许多。关于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正统的说法是: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傀儡集团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唇寒齿亡,保家卫国,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了美帝国主义野心狼。而在苏联、东欧剧变之后,许多档案解密了,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北朝鲜挑起的: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突然打破国际公认的划分南北朝鲜的三八线,进攻南朝鲜,并且长驱直下,几乎灭了南朝鲜。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派出联合国军援救南朝鲜,其中包括作为主力的美国军队。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过三年残酷的战争,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签字,维持三八线,朝鲜战争结束,南北继续对峙。三年的时间,唯一被改变的,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而三八线还是老样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几十万年轻的中国军人永远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我们默默地在花岗岩碑前伫立了片刻,凭吊当年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军人:不管他是美国军人还是中国军人,逝者不可复生,但愿这个世界上不再有战争,和平永存!在参观完这个心情沉重的战争纪念碑之后,我们径向小坡上的林肯纪念堂走去。远远望去,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高大壮观的建筑。它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它是为纪念美国第16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而建造的。林肯与两位开国元勋华盛顿、杰斐逊齐名,被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3位总统。这个长方形的纪念堂矗立在一块相对独立、直径约米的草坪中间,地表以上是将近5米高的花岗岩基石。建造在石台上的纪念堂高60英尺(约18.3米),加上基石,纪念堂有23米多高。纪念堂柱廊东西宽约36米,南北长约57米,是一个长方形建筑。林肯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他坚决反对奴隶制扩展,指挥了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为了联邦的统一,林肯于年元旦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解放宣言》,即解放黑奴宣言。他被视为美国民主的化身。林肯纪念堂就是为纪念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林肯是也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也正是他从社会最低层看出奴隶制的丑恶,揭穿“人人生来平等”的虚伪面纱。虽然他被残酷暗杀,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林肯纪念堂于年破土动工,完成于年。在这座雄伟壮观的纪念堂前有一个倒映池,入夜后与纪念堂相邻的华盛顿纪念碑和美国国会大厦灯火交相辉煌,倒映于池水中,成为华盛顿有名的一大胜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入庄严肃穆的林肯纪念堂,纪念堂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塑像的左首墙壁上镌刻着林肯在第二次就任总统时的演说辞,只见他安祥而庄严,目光炯炯视向前方。背后的石壁上刻着五行大字,内容是:“在这座殿堂内,正如在人民的心中,为了人民,他拯救了联邦。对于亚伯拉罕?林肯的纪念永远长存。”我和伙伴们分别在林肯的雕塑像前拍照留影,当我在这个纪念堂浏览了十多分钟后,就去取身上的摄像机,我每到一个景点,必然要用摄像机记录所有行踪,一摸,身上竟然没有,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摄像机丢了?”这对我来说是非同小可!这些所摄资料是太宝贵了,它的价值可以说是超过了摄像机本身。我猛然想起在20分钟前曾经去过小山坡下的洗手间,时间过去那么长时间了,还可能找得到吗?而且这是发生在异乡他国,我完全不抱希望。我一溜小跑朝山下的洗手间冲去,当我气喘吁吁跑到了洗手间,傻眼了!若大的洗手间里空无一人,再看看地上和洗手处,也没有发现摄像机的踪影,我几乎绝望了。而就在这个当儿,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一位30多岁的白人男子,此人一头棕色卷发,黄黄的眼珠,白晰的脸庞,额上还冒着热汗,手里拿着的正是我丢失的摄像机,他指指摄像机又指指我,我明白他的意思,接过了他递过来的摄像机:“Yes。”又忙不迭的和他打招呼:“Thankyou!”“Thankyouverymuch!”老外一挥手:“bye-bye!”悄然离去。我这才惊魂甫定,缓过劲来,望着失而复得的摄像机,心里一阵激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第三节“巨人公园”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世界上绿化和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之一,而波托马克公园更是其中之最。波托马克河和阿那考斯蒂河静静地流经市区一直向南注入大西洋,两河交汇处就是波托马克公园,波托马克公园座落于首都华盛顿西南部的波托马克河畔,而潮汐潭又把她分割为东,西两个波托马克公园。其中西波托马克公园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因为它涵盖了闻名遐迩的杰弗逊、林肯纪念堂等代表性建筑,所以成为观光客必游之地,只是人们常常“身在此山中”,却不知道这个地区的真正名称。在西波托马克公园里有一设计独特的倒影池,由于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阿甘正传”在此取景,而让人们所熟知。至于说东波托马克公园,有些人可能对这个名称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如果说起另一个名称,恐怕是家喻户晓了,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巨人公园”。东波托马克公园位于这个狭长的半岛上,周边波光粼粼的河水环绕,长约4英里的俄亥俄路绕岛而筑。岛的尽头就是著名的“觉醒者”雕塑。那天,我们一早就去了东波托马克公园,由于正值冬天,公园里见不到郁郁葱葱的绿景,但地面上仍然可以见到绿色的小草顽强地已经钻出了地面,在寒风凛冽中,唯有松树还是一片墨绿,傲然挺立。我们漫步在地势平缓的波托马克河畔,只见白云碧水,苍天悠悠。如果站在河的西岸远眺,可以发现华盛顿市区掩映在一片萧瑟的森林之中,天然的美景配上人工巧妙的雕琢,把华盛顿装饰得分外清新美丽。在进入园内之后,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前面有一个由金属制成的硕大人形雕塑,雕塑创意新奇,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一个金属巨人从地下突兀现形,躯干和四肢深埋地下,只露出头部和有点夸张的大手和大脚,好像正在土里非常艰难地挣扎起身,仿佛是在沉沦前的最后挣扎,又好像是在奋力挣脱枷锁。华人把这个人工雕塑戏称之为“大手大脚”。雕塑的凸出部分早已经被游客们摸得锃光瓦亮,光可照人。这个雕塑被认为是最富戏剧性的公园景观。我们这些团员围绕着巨人雕塑仔细观看,有的团员在这些“大手大脚”前拍照留念;而更多的团员面对这些巨大雕塑在思索和讨论,这些雕塑寓意做什么,除了有什么的解释之外,有人说,这个巨人一只手伸向天空,眼睛睁得很大,嘴也张得很大,发出无声的呐喊。它是美国原十三州人民在独立战争前的觉醒的象;有人说,这个巨人雕塑的造型意味深长,有慢慢觉醒之意;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立意保护环境的雕塑。我想无论用什么眼光来看待这个卓越的艺术品,对不会降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东波托马克公园是休闲运动的乐园,公园内有高尔夫球场、单车径、行人专用道、泳池、网球场等。近期更改善路面,为滑旱冰者创造运动条件。在春夏周末的午后,车辆禁行,让这里成为慢跑、散步与骑单车人士的天堂。我也非常喜欢东波托马克公园里的静谧气氛,这里优雅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地上不时有麻花色的小松鼠从你的脚前跑过,小眼睛睁得大大的,惹人怜爱。第四节“鸟笼子”和“大白楼”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这“鸟笼子”和“大白楼”是什么?大家恐怕一定是一头雾水吧。我们团里的李大姐可不是一般人物,她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她对美国伟岸的著名建筑国会、白宫言简意赅的称呼。她还说了“华盛顿纪念碑”像个“大石柱”,那个“杰斐逊纪念堂”像个“大锅盖”,真是既形象又真实!这种戏谑的称谓,惹得我们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去美国白宫参观。白宫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物,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宾夕法尼亚西北大道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因为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居住和办公的地点,“白宫”一词常代指美国政府。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从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当时的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边一直被称为“白宫”。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对人们来说白宫总是充满了神秘感。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世界公民开放,因此成了游人观光的热点。我们去白宫参观的时候,天气是异常寒冷,连在白宫值勤的警察也都穿着厚厚的衣服,紧缩着脖子,也难于抵御寒冷的侵袭。我们一看到白宫的建筑外型,都笑了:这个大楼通体的白色,远远望去,似乎方方正正,怪不得李大姐叫它“大白楼”呢。可是到了白宫边门,被告知有特殊情况,今天的白宫暂时不对外开放,见状,我们大失所望,一面聆听导游关于白宫历史演变过程的介绍,一面围绕白宫四周乱转,想看看里面的景象。导游见我们心不在焉,就指着马路边的草坪说,这里有一个反对美国政府战争政策的老人。自年以来,一直搭个帐篷,带着他的小狗,拿着他的宣传品,以和平静坐的方式示威,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他几十年如一日。向美国政府和公众表达他的诉求,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这里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游览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这种和平的方式,没有对社会秩序有破坏,又是非暴力的方式,按照美国的法律,他没有触犯美国的根本利益,所以也无法对他采取行动。对于地陪导游的这番话,我们有些将信将疑,“能有这种事?!这要搁在中国还能算是个事!”这丫生在美国也算幸运,这要是在咱们中国的有些城市,那强悍的拆迁队、市容监督、城管处理这种人、这种事,经验丰富着呢,这还不是手拿把掐,小菜一碟。说轻点“罪名”叫“影响市容”,“有碍观瞻”,“不和谐”。说重点这可是“反对政府”“扰乱社会秩序”大罪名。这要是三个队伍开到到美国去,那丫还不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整得服服帖帖的,那点破帐篷还不得给五下三除二拆零碎才怪,咱们队伍厉害着呢,小样!导游后来又说了,今天天气这么冷,加上我们来的这么早,可能会看不到这个老人,因为我们一会儿还有去别的景点,导游见我们大家对这件事似信非信,满脸狐疑的样子,也不再解释,一笑了之。因为我们毕竟没有见到人嘛。我开始也是不太相信,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是说明这位老人的坚忍不拔精神呢,还是表示美国制度的民主呢?我这里没有答案。后来我回到国内,和朋友聊起这个故事,朋友说,他也似乎听到过这个故事,并说互联网上好像看到过这样的帖子。继而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果不其然,至少找到了2则,其中一个叫“jackwang66”网友这样写道:这位反战老人从年开始。就在白宫南草坪外老人露营的帐篷旁有两块广告,广告版背面赫然写着“以炸弹而活,以炸弹而死!”“禁止一切核武器……!”的标语,广告版的是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后的历史照片。老人身边的一条大串串狗,安静地坐在老人旁边,一声不吭。很多过路的游人诈着胆子过去摸摸大狗的脑袋,大狗温顺地舔着摸它的人的手和他们打招呼,老人也非常喜欢看到这种场景。很多游人和老人合影留念老人一概来者不拒。我这里随便下载了4张这位网友当时现场拍的照片,以飨各位读者。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被李大姐称为“鸟笼子”的美国国会所在地,一到地方看到建筑物,大家都不陌生,这个建筑在外型上的确很像个鸟笼子,李大姐也太富有想象力了。国会大厦是举世瞩目的美国民主政府的象征,年以来就是国会会议的召开地。国会议员聚集在此制定本国法律,总统在此宣誓就职并且宣讲每年的国情咨文。大厦最初由威廉·索顿博士设计,该建筑以一个圆形大厅上的圆顶以及他的两翼作为标记。每一个翼作为一个议会的所在地:北翼是给参议院,而南翼是众议院,它是一个典型的新古典式建筑。国会大厦建设工程始于年,完成于年。后来又不断进行修缮扩建,年才具备目前规模。国会大厦是华盛顿的中心点,同时又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在华盛顿市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国会大厦的雄姿。从远处望去,国会大厦是一座巨柱环立的建筑物,中间是皇冠形的圆顶式大楼,这座白色大圆顶的政府大楼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成,长英尺,宽英尺,顶尖离地面有英尺。中心部分上面竖有一座高19.5英尺的青铜“自由雕像”,为华盛顿最引人注目的标志。为什么大家对“鸟笼子”特别熟悉呢,这是因为我们大家对国外许多东西的了解,先是来自收音机,后来演变成电视机,当然还可以借助报纸、杂志和电影。最初是在电视里看新闻的时候,凡说到美国白宫发言人总会出现“鸟笼子”的图片,久而久之,也就面熟了。当我们在美国实地所看到的这两个建筑,名称是和我们脑袋里固有的完全相悖时,大吃一惊。听到我们的疑问,导游有些忿忿然:“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对中国老百姓最大的误导者,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们这种张冠李戴的做法,我们曾经多次提意见给他们,希望他们引起注意,否则会在国际上落下政治笑柄,可依然是我行我素。你们回去后可以去上网查“百度”和“GOOGLE”,至今中国老百姓对这两个建筑名称图像认识仍然是混乱一片,不信,你们自己去查查。”我们大家哑口无言,是啊,若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对这两个建筑物的认识也是一片浑沌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认知的偏差有多大啊。为了不虚此行,尽管天气异常寒冷,我们大家还是抓紧在“鸟笼子”前面拍照留念。第五节值得一看的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美国的航空航天博物馆是我非常向往去参观的地方,博物馆座落在华盛顿广场东南角,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是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构成的现代化建筑。进入这个博物馆后,我们发现这里的安保工作相当严格,尽管这里是免费参观,但安保依然是一丝不苟,进入参观者都要开包检查,有趣的是当中一位白人安保人员在发现我们是中国游客时,竟然笑嘻嘻用很流利的中文说:“包,请打开。”我们也例行公事,欣然配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航空航天,这皆受家里的老爸的影响,因为老爸非常喜欢航空航天,家里的《航空知识》和《舰船知识》是每期不落,杂志都快让我们哥几个翻烂了,我们像海绵吸收水份一样,贪婪地吸吮着书中的“营养”——知识。憧憬着将来长大之后,有朝一日可以遨游天空,到星球之外去看看。一进入展览大厅,就可以看见许多各种形式、各个年代的航天器,许多不乏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作,虽然在今天看来是大大落伍了。但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有着极其光辉的一页。年7月开馆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是史密森氏学会创建的众多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每月接待观众达10万之多,第一年的参观人数超过万人次,创美国各博物馆最高纪录。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也是举世闻名的航空航天科技的迷宫。博物馆的24个展厅共有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各展厅陈列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自1976年以来,博物馆收集了世界各国的风筝、气球、飞机、飞行器模型、飞行器械等。其中飞机约200架,载人飞船、人造卫星、星际探测器等100多种,导弹和火箭50多种,还有各种飞行服、奖章、仪器仪表等。其中:有莱特兄弟的飞机、美国登月球车及登月舱;在空间飞行器展行里,除美国展品外,还展出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及航天器的复制品。有美国“阿波罗”和苏联“联盟”号飞船实现对接的模型。空间轨道站呈圆筒状高15米,内径7米,分为上下两层。观众沿舷梯进舱,可以看到装有各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及贮存水、食品和器材的库房。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收藏各种航空航天实物最全的地方。航空航天博物馆分左中右三个大厅。形形色色的飞行器或悬吊在大厅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宽敞大厅的地面上。进大门后的中大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左边靠墙立着几个火箭模型,顶上挂了七八架飞机;中间摆了个阿波罗11指令舱,用有机玻璃罩起来。每个厅有两层,这里既有早期的螺旋桨式飞机,也可以看到历史时期的战斗机。所有的展品精致、祥实,表现内容丰富。参观者可以用手去抚摸展品,甚至可以在模拟舱亲手操作,体验飞机驾驶升空和降落的过程。这种近距离接触不但吸引了孩子,也吸引了许多的成年人。在博物馆东侧墙前,直立着两枚高大的远程导弹,其中一枚是原苏联的SS-20型导弹,高16.49米;另一枚是美国的潘兴2型导弹,高10.61米。这两种导弹是美苏执行《销毁中程核导弹条约》过程中被销毁的最具威胁力的导弹,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自行销毁的大型导弹。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展厅里。该厅陈列了美国的“野马”、日本的“零式”、德国的“梅塞施密特”、英国的“喷火”等驰名于世的各种战机。被缴获的希特勒的秘密武器—V-2飞弹实物,也矗立在展厅中的显赫位置。展厅中还站立着许多与真人同样大小栩栩如生的战时王牌飞行员的蜡像,墙壁上则挂满了激烈空战的照片和绘画。在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宽银幕立体场电影场,它有一幅5层楼高、33米宽的银幕,可以放映有关介绍飞机知识方面的影片,逼真的立体影像使人身临其境。当你走进以爱因斯坦命名的宇宙空间馆,你可以看到新型的天象仪显现的颗各种星球、星系、星云、则使参观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无穷尽的灿烂苍穹。在博物馆大厅中的金属架上安放着一块来自月球的岩石,这是年12月乘坐“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在月球登陆的宇航员所采集的,科学家认为它至少有40亿年了。对于这个天外来客,参观的游客都情不自禁去抚摸它,坚硬如铁的月岩已经被摸得锃光瓦亮,游客大都是出于好奇心。还有一个玻璃橱柜安放一块太空尘埃,乳白色透明体,人们有感于大自然的造化。2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大家还是感到意犹未尽。

第六节华盛顿纪念碑和杰斐逊纪念堂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我们一行又来到了被李大姐称之为“大石柱”的华盛顿纪念碑和“大锅盖”的杰斐逊纪念堂参观,欣赏一下这两个蜚声海外的世界著名建筑。

华盛顿纪念碑是美国华府的地标,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年美国国会通过建案,建费用由全民乐捐,每人捐款上限为一美元,蓝图由米尔斯设计。其间因南北战争爆发,停摆了22年,年又重新复工,由美国陆军负责,经费由政府负担。整个工程于年12月6日峻工,并四年后开放观光。石碑是以白色大理石建成方尖型,高度是.3米,东面是国会大厦,西部是林肯纪念堂,北面是白宫,南面是杰佛逊纪念馆,内墙镶嵌著块由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登上米高的华盛顿纪念碑,可俯瞰波托马克盆地全貌。美国政府于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在总统官邸白宫的正南方向,绿草成茵,华盛顿纪念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的金子塔式小尖顶,是华盛顿的制高点。无论你以任何交通工具,从任何方向来到华盛顿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这座用来纪念华盛顿伟业的纪念碑。这座华盛顿的标志建筑,整个碑身上没有一个字母,仿佛告诉大家,他的一生伟业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

8年10月9日,华盛顿纪念碑正式免费向游人开放。多年来,接待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景仰华盛顿伟业的游人。进入21世纪,国会又专门拨款对纪念碑进行了整修。整修后的纪念碑风姿更健。纪念碑内共有级台阶盘旋直上顶端,现在游人参观华盛顿纪念碑是免费的,纪念碑内共有级台阶盘旋直上顶端。如乘坐电梯,经70秒钟运行可直上顶端。华盛顿纪念碑顶部的8个观景窗,游人登顶后可远眺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景色。华盛顿纪念碑的内部中空,其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美国各州市、各大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块,其中包括清朝宁波府所赠的文言文石碑,碑上文字取自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在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会举行集会和游行。在每年的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晚,都要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燃放焰火,是夜,造型各异的焰火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杰斐逊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纪念塔的正南,隔潮汐湖和华盛顿纪念塔相望。这座纪念堂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奠基仪式,到年4月13日杰斐逊总统诞辰周年之日落成,工期历时5年。杰斐逊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纪念塔的正南,隔潮汐湖和华盛顿纪念塔相望。这座纪念堂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奠基仪式,到年4月13日杰斐逊总统诞辰周年之日落成,工期历时5年。杰斐逊总统在世时深谙建筑之道,他特别喜欢罗马万神殿式圆顶的建筑构架,因而建筑师在设计时就采用了穹顶廊柱结构的庙堂形式,用白色大理石砌建而成。这座纪念堂,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高高5.77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这座造型古朴雅致的纪念堂直径45米,高约29米。沿石阶而上,入口的门厅上方有一幅浮雕,画面内容是杰斐逊和其他开国元勋亚当斯、富兰克林等人正在为《独立宣言》定稿。纪念堂内有杰斐逊栩栩如生的青铜全身塑像,高5.77米,设于纪念堂中央。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博学的总统。美国心理协会曾对总统分类,历史上的42位总统可以分为7种类型,属于“知识分子型”只有6位,杰斐逊、麦迪逊、林肯、海斯、加菲尔德和卡特,他们都属于“读书总统”之列。杰斐逊总统排在了首位。杰斐逊阅读广泛,而且懂得多种语言。这与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关。杰斐逊前后共读了7年书。《杰斐逊传记》作者帕多弗写道:“他精力过人,一天足可攻读15个小时。他往往黎明即起,埋头于书本,手不释卷,直到凌晨2点。”年3月,杰斐逊被选为弗吉尼亚议员,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年7月,他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被选为草拟宣言的五人委员会成员之一,并成为宣言的实际执笔人。杰斐逊总统于年3月任满两届退休后,便主要致力于扶植教育事业。他说:“我把教育和教育的普及看做是为了改进人类生活、促进道德和提高人们幸福所最应依靠的手段。”他集中力量,开始筹建弗吉尼亚大学。经他多方努力,年5月,弗吉尼亚大学经过10年的筹建之后正式开学了。杰斐逊欣慰地写道:“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我们的后来人的学校,来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感到无比快慰。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的而永久的影响。”年7月4日(美国独立50周年),杰斐逊病逝于蒙蒂赛洛。他在临死前为自己写下了墓碑的碑文: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安息于此。杰斐逊纪念堂三面环水,环境非常优雅,在和煦的阳光下,纪念堂更显其庄严、祥和,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第七节高雅的美国国家美术馆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美国国家美术馆是一座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艺术博物馆,常缩写为NGA,隶属于美国政府,由史密斯协会管理。它位于美国国会大厦西阶,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由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组成,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两座建筑共同组成了美国国家美术馆。这两座建筑中,西边的一座长米,底层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东西两栋建筑物,靠地下通道相通。美国国家美术馆由美国国会创建于年,一开始是为了管理安德鲁·威廉·美隆和山缪·卡瑞斯两人捐献出的收藏,大多为意大利的艺术。年3月17日国家美术馆的西栋建筑正式开放给民众参观,西栋建筑由建筑师约翰·卢梭·派普所设计,东栋建筑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所设计,于年开放。美国国家美术馆完全是是免费开放的,西栋主要收藏有欧洲中世纪到19世纪的重要画作与雕塑。包括了全美唯一一幅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东栋则主要收藏现代艺术作品。包括有毕加索、安迪·沃荷的作品等。此外,也是国家画廊研究中心的所在地。美国国家美术馆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这座艺术品宝库收藏着欧洲中世纪到现代、美国殖民时代到美国国家美术馆现代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别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从国家大草坪进入国家美术馆的南门,中央铜门高9.14米,中央圆形大厅的直径为31米,由16根直径1.52米、高11米的墨绿色石柱支撑,柱料来自意大利,是在当地加工成形后运抵华盛顿的。古罗马式的中央大厅以大理石铺地,中央的喷水铜像是墨丘利,他是古希腊诸神中为众神传递信息并掌管商业、门路的神。铜像造型为一个快乐的男孩,一足着地,另一足腾空,扬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清澈的水流漫过坛顶,如银珠般的慢慢洒落下来。在春天里,水池的四周鲜花簇拥,芬芳四溢。从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其中有达·芬奇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拉斐尔《圣母图》、凡·爱克的《圣母领报图》,还有包括安吉利科修士、彼埃德罗·德拉·弗朗西斯卡、贝利尼、伦勃朗、马奈、莫奈等欧洲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美国著名画家斯图尔特的《华盛顿像》、萨维奇《华盛顿的一家》等名画亦在画廊中熠熠生辉。美国著名画家科普利、伊肯斯、霍默等人的作品同样引人瞩目。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为威尼斯及意大利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佛罗伦萨及意大利中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17-18世纪意大利绘画、西班牙绘画、佛兰芒和德国绘画、17-18世纪法国绘画、19世纪法国绘画、美国绘画、英国绘画等相对集中的主题,向参观者展示艺术大师的珍品。我们一行徜徉在这璀灿夺目的艺术宝库中流连忘返,这里的许多艺术品可谓价值连城,罕世之宝。第八节漫步在华盛顿自然博物馆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华盛顿自然博物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第十街和宪法大道西北,开馆于年,藏品全面反映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面貌和演化,是展示自然发展史的专门性博物馆,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博物馆之一。华盛顿自然博物馆免费向游人开放,该馆的展品包括化石,动物标本,矿石,天然晶体,岩石,珠宝,首饰等等。这里的动物标本和动物生存场景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的孩子和游客,成年人也不乏其中。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华盛顿自然博物馆拥有极为丰富的收藏品,展品多达一亿二千万件,是研究人类及其自然环境的资料宝库。其展出项目十分全面,从恐龙化石、模型、各种矿物到美国的印地安文物和海洋生物等等,包罗万象。展品包括无数保存完好的珍贵的古今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昆虫和海洋生物的标本,大量珍稀矿物、火星陨石、宝石等,还有一些展厅展示了人类最早的历史和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整个博物馆除了分层展出各类展品之外,还有一个放映环形立体三维电影“美丽的海洋世界”的场所,尤其是受儿童们的欢迎。进入大门也要例行安检,当我们一进入大厅,就可以看见一只硕大的非洲大象模型,形态逼真,象鼻高高卷扬,气势磅礴,好多游客都争先恐后地在巨象前拍照留念。要知道这个非洲大象是有来头的,并非是师出无名,这只大象是年在非洲被捕猎,高约4米,重大8吨,是迄今为止世人所见到的最大野象。有恐龙的骨骼,底层共有近20类陈列,分布在动物和植物化石厅、海洋展厅、世界鸟类等展厅。在这一层的馆藏中,有一块距金35亿年的古老化石,3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才刚刚出现。在海洋生物展厅,游客可以看到长达27.6米的世界上最大的白长須鲸模型。我们看到,来参观的人群中有许多儿童,他们特别喜欢在海洋生物展厅和哺乳动物馆里浏览,因为这里可以看到许多他们熟悉和不是太熟悉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和动物他们早已经在电视和课本里见到了,他们喜欢看更为直观的东西,这是儿童的特点。在二楼有各种珍贵和罕见的矿石标本,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许多來自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矿物标本包括巨大的天然金,水晶,玛瑙,各种宝石,有哥伦比亚的绿宝石,少见的矿物晶体,各种化石,以及精美绝伦的首饰配件、夺目璀璨的巨型宝石,这些宝石可说是,无一不价值连城。在这里,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体会到巧夺天工的切割工艺,同时分享宝石后的神奇传说。这里最具特色的是一块深蓝色的钻石,这是以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达克拉的大蓝宝石切下并加工而成的45.52克拉的“希望之星”,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珍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深蓝钻石。它装在一个方形的钢化玻璃罩中,钻石放在一绒布台上,绒布台慢慢旋转,在灯光的映射下,钻石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这颗钻石原产地是印度,45.52克拉,深蓝色,绝世罕见。围绕这颗罕世珠宝,有许多故事和传说,钻石的拥有者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福运”和“希望”,相反是噩运连连。据说,这颗宝石看是非常眩目美丽,可有人认为在这颗蓝宝石上有一股邪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有人传说这颗钻石原本是镶在印度一尊女神像的眼睛,也有说本来是镶在前额上的,后来因为被窃贼偷走,以致於引起神明的愤怒而遭到诅咒。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它呈现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作为宝石的代价。传说中的噩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那不孝的儿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穷得身无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寻求新的财富。可是,他却在那被野狗咬死了。下一个噩运便轮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将这颗蓝色的宝石金刚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路易十五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将路易十六夫妇双双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颗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为戴了这颗倒楣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这颗蓝色的大钻於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外孙,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坡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颗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恶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1908年,蓝钻“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蓝钻“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颗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顾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麦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着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在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钻“希望”,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捐赠给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斯森尼博物馆。他说:“‘希望钻石’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无穷尽的罪恶。今天,我将它赠给博物馆,更希望由此而把人类的罪恶也都在博物馆陈列起来,成为一项辉煌的历史,自然而然,这颗钻石也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第七章美国的老首都——费城

第一节游览“独立宫”和“自由钟”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在参观完美国首府华盛顿之后,我们坐中巴旅行车赴纽约,路上要途经费城。有人说,从华盛顿到纽约,费城是必经之地。人称费城是飘浮美国历史烟云的城市。中巴旅行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虽然有些陈旧,但保养得很好,开车很平稳。在高速公路上我们发现这里的收费和国内完全不同,美国的高速公路大多不收费,每个州对收费与不收费有独立的决定权,在美国这些天,我们仅仅遇到过一次,而且仅是象征性收了2.78美金,非常低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我们国内的高速公路全部收费,而且高得离谱。即使到了规定年限,竟然再向地方政府申请延长,甚至把这种收费权迅速转移,再收它若干年,这是个聚宝盆,几乎所有的涉路权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对此,都趋之若鹜,乐而不疲,说穿了,无非是谋取利益最大化而已。“费城”是华人的简称,它的全称是“费拉德尔菲亚”,取自希腊语,意为“兄弟之爱之城”,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大工商业城市,是美国的古都,也是美国第五大城市,它是宾夕法尼亚州最大城市。位于该州东南缘,特拉华河与斯库尔基尔河的交汇处,东距大西洋公里。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万;大市区包括费城等5县和新泽西州的卡姆登等2县约个城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费城众多的建筑中,最著名的当属“独立宫”。这是一座十八世纪乔治亚式红褐色的两层楼房,乳白色的门窗,乳白色的尖塔,正屋和塔之间镶嵌着一座大时钟,就是在这座朴实无华的楼房里,诞生了《独立宣言》和宪法。这里还曾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指挥中心,故而成为美国历史文物建筑,被命名为“独立宫”,室内保留着当时的会议场景和家俱装饰,还有华盛顿的青铜塑像。独立宫乳白色的尖塔上镶嵌的大钟依然走动,分分秒秒,记录着历史,记录着世界的沧桑变迁。“独立宫”附近的“自由钟”是美国独立的象征。年7月4日,伴随着洪亮的钟声,《独立宣言》首次公诸于世。3年4月16日,“自由钟”的钟声又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此后,每逢美国国庆日(7月4日),都要敲响象征美国独立的钟声。自由钟的历史只有多年,放置自由钟的展馆,是一座四周都是落地玻璃的建筑。宽阔的空间被隔成一个个小间,按时间顺序展览着自由钟的历史。自由钟是年宾州建州50周时,在英国伦敦浇铸成后运到费城的。高约一米,重约公斤,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1年由宾州州议会以英镑的价格从英国订购,当年工艺水平显然有限,年运到费城,试敲时就破裂了。一年后两个当地铸造工重新铸造,总算成功。年庆祝华盛顿生日时,又被几个孩子敲出了一尺长的裂痕。十年后在同样的活动中,它被敲了几个小时,结果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著名的锯齿状裂缝,而在事实上那并不是唯一的裂缝。自由钟再也无法修复,除了每年的独立日,全美大小教堂钟声齐鸣,头一个敲响的是自由钟,它极少被使用。

自由钟是费城的象征,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是美国人的骄傲。十分有意思的是,这口钟上刻着的铭文是:“宣告自由,遍及全国,家喻户晓。”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富兰克林赴英陈请,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它的似乎并不怎样响亮的声音宣告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两百多年来,自由钟就是这样,以自由为主题,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诉求代言,不断地为美国历史所诠释,其象征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地被丰富和提升,终至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最好的教材之一。

我们仔细的观看每一件历史文物,好像来到了那个年代。每年从世界各地涌如不计其数的游客,都是专程前来欣赏这个国家诞生地的。因此,费城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闻名遐迩的观光都市之一。费城整个城市不太大,是个徒步就可以走完的城市。

在美国人心中,费城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孕育了独立革命和美国的诞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它是奠基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一页的重要城市。

第二节红头发的女马车夫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参观完“独立宫”和“自由钟”,一看离集合时间还早,我们一行就闲庭信步,到街上到处转转。费城的街道人烟稀少,地面洁净,路面上行驶的车辆也不多,完全没有大城市惯有的车水马龙感觉。相反,感到费城多多少少充满了中世纪的古朴感,古朴的红砖,浑圆的门洞,尖尖的屋顶。仿佛时光倒错。走过街角,忽然眼睛一亮,我们发现了几辆古色古香的载客游览马车,马车夫的打扮,有的穿着比较现代,有的则是一身古典式打扮。马车和我们中国的马车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四轮欧式马车,前轮小,后轮大,轮轨非常窄,上面裹有黑色的橡胶,车厢为前后两侧相对,一般可以坐四个人,前厢和马车夫相邻。马车被涂上了油漆,光可照人,每辆车的颜色不一,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在费城街里常常可以看到马车夫在兜揽生意,十分有趣的是马夫有帅小伙也有美女。尤其是女马车夫也不少,据说,这是费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知道,现今若大的美国也唯有费城能够见到女马车夫。我们见到一个高高端坐在马车前的驾座上,白衬衣黑礼帽的美女马车夫,只见她熟练的操纵着骏马,载着游客匆匆从我们身边而过。倏然,我们发现了路旁有一辆待客的女马车夫,这是一位相当现代化的美女,黑裤、黑大衣,黑红相间的长围脖,白皙的脸上架了副硕大的墨镜,非常潇洒,见我们过去嫣然一笑。我们中几位英语还可以的,就过去和这位女马车夫进行简单交流,得知这是她的一份工作,她为她的工作感到自豪,以自己辛勤的工作养活自己,同时还能够为她人提供便利,其乐而不为呢。我们非常理解她。能够幸运的在费城见到美女马车夫,也是我们的眼福,费城现存美女马车夫应该属于古典加现代的一项城市创新吧,真是很与时俱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qxhj/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