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佛手瓜和龙须菜
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yidingxuansz.com/zjdy/m/2158.html 佛手柑和佛手瓜虽然名字相近,却是两种不同科的植物。 佛手柑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整个果实形如伸开的手指,据说像佛祖的手,其实可能更是人的手……虽然我感觉更像猩猩或狒狒的手,抱歉它质硬而脆,还有淡淡的清香,味微甜后苦,受潮后会变得柔韧。 佛手柑较嫩的时候,表皮是绿色的,成熟后则变成漂亮的金黄色,靠近可以闻到它散发的淡淡清香。不过俯身嗅佛手柑也是需要勇气的,这东西长得莫名有点吓人。晒干后的佛手柑颜色是黄绿色的,样子有点像手形的苹果干。 新鲜的佛手柑果肉白嫩、香脆甘甜,可鲜食,也可以加工成蜜饯、甘草佛手、佛手茶、佛手露、佛手果冻或佛手香酒等,还可以入药,或者调香做成香水和精油。 台湾最常见的佛手柑用法是中药——性温,味辛、苦、酸,具有健脾胃、理气止痛、舒肝解郁、止胃痛的功效。心脏不好的人多吃佛手柑也有助于减缓心率、降压、防止心肌缺血。对十二指肠痉挛也有解痉作用,并对寒性咳嗽有一定的作用。因佛手性温,所以凡阴虚火旺,经常上火的人应该少食。 佛手瓜在台湾就非常常见了。我第一次见佛手瓜真的以为是芭乐,完全是姊妹样,结果它是纯蔬菜来的,和芭乐没有一毛钱关系。 佛手瓜又名安南瓜、寿瓜……名字特别多,属于葫芦科,近圆形或卵形,像两掌合十。它质地柔韧,没芭乐那么硬。 据说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及中美洲,19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在江南一带种植。亚热带海拔高度公尺以上的区域可以全年生长佛手瓜。 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风热头痛、咽喉红肿、热性咳嗽、胸闷气胀等病症。 佛手瓜当然可以做菜,也可以当水果生吃,据说清脆多汁、营养丰富。我只能说当菜算是味美可口,但当水果,台湾就有无数更多更美味的选择了。 佛手瓜凉拌、清炒、煲汤,甚至涮火锅都可以,算是百变的一种蔬菜。台湾人的佛手瓜家常菜,清炒和煲汤比较常见。一般的瓜类炒过会变软,佛手瓜炒过还有爽脆的口感而且很清甜。 佛手瓜炒鸡肉丝、豆皮炒佛手瓜、樱花虾XO酱炒佛手瓜、佛手瓜鸡汤、佛手瓜炒肉、佛手瓜水饺、醃制佛手瓜……都是随处可见的台湾家常菜。 和佛手柑性温不同,佛手瓜性凉,所以脾胃虚寒,经常拉肚子的人少食一点为妙。 写到佛手瓜,一定要提一下龙须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同一种植物!佛手瓜是龙须菜的种子! 我第一次知道这两样完全不同的蔬菜居然是“同根生”,差点喊出来。因为他们长得实在太不一样了。 一行行整齐划一的佛手瓜,三分之一埋在土里,标齐对整的画面,简直是田间奇景。这不是芭乐田,也不是佛手瓜田,而是龙须菜田。每年1~4月,农夫就会把佛手瓜种到土里,大约每六十公分种一颗,一分地能种三千颗上下。然后每一个瓜都会慢慢发芽抽藤,变成龙须菜。 我一直感觉龙须菜乱乱的,它的前身竟然可以如此整齐划一,好神奇。这片整齐的农田,很快就可以长成一片浓密的绿茵,变成乱七八糟的龙须菜了。 龙须菜是比较受欢迎的健康蔬菜,因为它是少数不用农药栽培的乡土蔬菜。清明时节是龙须菜的生长旺季,初夏时节茂盛的龙须菜就可以覆盖大地。龙须菜田可以减少土地的水份散失,是非常棒的绿色环境守护神,也真是名符其实的无公害作物了。 我在城市长大,没种过地,我成长的经历几乎可以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但我怀着一颗极其敬畏的心看台湾的农业和台湾的农夫,他们播洒辛勤的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垦出种类繁多的农作物,用神奇的魔法赋予大地色彩斑斓的光泽,哺喂着我这种不懂种植的人,一代又一代。 看看芭乐:好吃的台湾水果——芭乐 HelenMa打赏随意,感谢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zfs/5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两国无时差新西兰倡导高质量留学教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