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纵观古代历史,很多王朝在出现较大危机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有志之士"来寻求变法,比如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然而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得到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如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其次,新法得贴合实际,不能太超前,王莽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再次,需要战胜顽固的守旧势力,王安石就是输给了守旧派;最后,变法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章法,康有为就是一味地生搬硬套。这些都是变法成功的必要条件,哪个环节出问题,变法就会失败。

张居正改革是历史上众多变法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可见张居正有多么不容易!如果不是他,明朝灭亡的时间恐怕得提早几十年,但是就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死后却遭受各种侮辱,先是一大票官员上疏弹劾,紧接着他身上的各种荣誉头衔被皇帝下旨剥夺,随后府邸也被查封,家属不是流放就是活活饿死。明明他都已经去世了,还要这样对待他,这是有多大的恨?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代名臣—张居正

一、来自大臣们的不满

所谓变法,其实就是利益再分配。那么变法必然会出现"谁动了我的奶酪?"的问题,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取的各种利益交到他人手上,然后自己了然一身。张居正在变法之路上必然会动很多人的"奶酪",这些人就算嘴上不说,内心里也会对张居正颇为不满的。

另外,张居正作为变法的领导者,如果他不够强势,恐怕变法还未开始,他就得先倒下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强势的领导,一旦自己受了委屈,心里多少也会滋生出一些不满的情绪。

百姓给张居正送万民伞

据史书所载,当时有很多御史官在被派到地方上出差的时候,动不动就欺辱地方官员,这在张居正看来,这是必须要解决的吏治问题,所以他在对御史官们加大了管理力度,只要御史们做错了事,他就会采取相应的处罚,先是一位户部的官员觉得此举过于严苛,建议他稍微宽容点。

结果这位官员的官职被他削夺了,后是不堪忍受的御史们也纷纷向他进言,结果不是被关进天牢就是被贬谪出京。张居正此举虽然整肃了风气,但是也把言官群体给得罪惨了。张居正在世的时候,这些大臣因为惧他,不敢表达半分对他的不满,待他去世后,这些大臣的拿手好戏就派上用场了,俗称“落井下石”。

万历皇帝画像

二、来自万历皇帝的不满

万历皇帝继位之初,因为年龄还小,大权主要掌握在其生母李太后和内阁首辅张居正手上。李太后对张居正颇为欣赏,不仅支持他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还让他做了帝师,负责皇帝的教育工作。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张居正一心想教出一位明君,自然对万历皇帝就会比较严格。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张居正给万历皇帝授课的时候,皇帝不小心念错了一个字,结果张居正直接当着一群人的面训斥了皇帝,旁边的人都吓坏了,心想这个张大人连皇帝都敢训。还有一次,万历皇帝正喝着酒的时候,突然来了兴致,让身边的近侍表演唱曲,结果人家不会唱,他当场就怒了,拔出佩剑就要杀了这人,还好有人规劝,这人才能够以发代首。这事被李太后知道后,李太后勃然大怒,一边严厉批评皇帝,一边让人告诉了张居正,结果张居正又狠狠地教训了皇帝一顿。

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课

从万历皇帝后来的表现来看,李太后和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教育是失败的,他们只晓得皇帝是受教育对象,却忘了皇帝既是孩子,也是唯吾独尊的皇帝,是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是皇帝就会强大的自尊心,对皇帝的教育如果像他们这样不注意方式、方法,只知道一味讲严格的话,皇帝的性格必然会出现大问题。

万历皇帝亲政后,他回过头去审视张老师所对他做的一切,他内心里是没有多少感恩之情的,更多的是对张居正的不满,因为他越来越理解皇帝的意义,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其中包括张老师,就算张老师是帝师,是内阁首辅,也不能那样去训斥他,他的帝王尊严何在?要知道张居正去世之后所遭受的一系列侮辱,最终拍板的可都是万历皇帝。

张居正引导万历皇帝亲耕

三、来自张居正本人的作风问题

张居正虽然才能卓著,但是他并不律己,他有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就比如说有一次他回老家丁忧,特地打造了一个需要整整三十二个壮汉来抬的轿子,这与其说是轿子,不如说是一座移动的房子,轿子里面按功能分了不同的区域,有休息区、更衣区和办公区等,各种布置极尽奢华,他就坐着这个舒适度极高的轿子从京城一路回到老家江陵,途中地方官们给他送礼,他也是来者不拒。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物质上的欲望是越来越大,一餐饭下来,常常几十道,甚至一百多道菜,他都吃的不得劲,时不时还会让底下人给他弄一些特色佳肴,当时就连驻防在登州的戚继光都得让人下海,捕抓海狗给他炖汤喝。

张大人和他的轿子

众所周知,明朝官员的薪俸是出奇的低,张居正要想维系他的那种生活质量,就必然做不成清官。他去世之后,万历皇帝让人抄他的家,抄出来的白银虽然只有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但是也有十多万两,可见他腐化得还是挺厉害的。

偏偏他在教导万历皇帝的时候,常给皇帝讲勤俭,讲节约,如此双标,皇帝的内心里岂能接受的了?虽然在他去世后,很多大臣给了泼了不少污水,但是有一句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本人的生活作风肯定也是存在较大问题的。

张居正高看了自己,小看了万历皇帝

结语

综上所述,张居正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明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正因为他变法成功了,所以他必然会得罪一大批官员,比如他在政治方面推行的考成法,就让很多官员丢了乌纱帽。另外,他虽然对万历皇帝极为用心,但是在千金重担之下,他还是忽视了逐渐长大的皇帝,也忽视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还有,他在作风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他红的时候还没什么,一旦他不红了,这些可都是别人用来攻击他的武器。

最后,变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人都归功于他,却忽视了皇帝的存在,可以说在张居正当政的时候,皇帝几乎没有存在感,这种情况下,就算他再活些年头,君臣之间的矛盾也会爆发。

参考文献:

《明史》

《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大传》

《明朝那些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zfs/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