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0.html

“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是在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同时,看到了安迪·沃霍”。

记得一年前,在纽约哈德逊河岸边的一家餐厅,和一位艺术家朋友午餐时,他说到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为此发散出去,讨论了良久。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养成过程中,要历数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确少到可怜。而要数数缺憾,那简直是借十个人的手指头、脚指头,都算不完。拿最简单最明显的来讲,我们缺少了美学的培养、音乐的培养等等。

美学的培养,不仅学校缺少这个氛围,社会更是。或者说,即使有氛围,质量也不高。拿大学来说,大概不会有一个选修老师,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花上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跟学生们来一起,不着急不好好欣赏宋代画家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以及其影响的流派。自己的历史文化都没有去清楚了解,更何况是西方的艺术历史沿革、流派门类了。

所以,当有一天,我们站在世界一流美术馆内,很正常的事情便是:看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同时,看到了安迪·沃霍。

这说明什么?

往好了说,这跟我们一直处于高速的跨越式发展的社会一样,一切都在加足马力急速前进,跟上时代,超越时代;而往现实一点说,则是我们没有经历慢慢累积的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调适不好,挺可怕的。为什么老牌的欧洲国家,总从心底瞧不起粗枝大叶吃汉堡的美国人,而美国纽约上东区的“老钱”们,又不待见切尔西区的“NewMoney”?这道理,就如将一个权贵了好几代的贵族跟一个爆发富相比。两者相差的,是生活方式、观念和品味,而不是有钱的结果。

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慢慢培养、积累起来的底蕴,了解了艺术史,弄清楚发展的源流、脉相,找得准自己的坐标,“不破不立”才成立。至少,你知道你的“破”由哪而来,又奔什么而去,有土壤很重要。否则,横空出世的当代创作,无遮无拦,没凭没据,往往就会成为路人嘴里的一句惊叹:WhattheF~~!

DanCretu的拼贴作品,符合“不破不立”,他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罗马尼亚青年,大学的专业是艺术,毕业后在广告界贡献自己的才华,目前生、工作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DanCretu的拼贴作可以瞬间戳中你平时思考的那一点,撩拨你一下,再会心一笑。他开始从食材中得到灵感来源,后来,进入自己的专业艺术领域中,吸取灵感,以当代的语言,来解读艺术史上的经典icon。

东欧国罗马尼亚跟匈牙利接壤,也正是这次欧洲难民潮中,匈牙利关闭了边境线,组织难民进入,将难民挡在同为欧盟国的罗马尼亚境内。DanCretu的这幅拼贴,便是从《圣经》故事中先知摩西带着以色列人出埃及经过红海的场景。而这又被DanCretu运用到这次欧洲难民危机的前途未卜的路途艰困的难民群体上。

将视若无睹的平常之物,赋予新的视角和观点,是DanCretu力求,也是拼贴作品的挪用意图,也即“用词造句”,东挪西用,表达观点。

这一个世代的年轻人,早已不习惯用Gentlemen和Madan这种前朝遗物来称呼对方,呼来喊去的,尽是boysandgirls。同样,当我们去看希腊、罗马的雕像,文艺复兴的油画,我们无法去完全感同身受那个时代的力与美。断臂的维纳斯,怎么就性感了呢?大卫怎么就力与美了呢?

日本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因着他活着的时代,日本明治维新,西方开始欣赏日本艺术,而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印象派的艺术家。梵高是其中的典型,将梵高的《星空》和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拼贴在一起,从色彩到笔触,到画面流动的方向,竟也毫无违和感。

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也被他赋予了可以理解的瞬间意义。或撞车、或者是换成了情色娃娃。

当然,艺术与金钱的关系,无论古今始终是密不可分。没有money,养不起艺术家,就没有taste。没有money,艺术家画一只Gucci的包包来把妹吗?

Monet=Money?

文艺复兴前的宗教画一统天下的时代,耶稣的一言一行,都被视觉化呈现了。而当下,我们可以有趣地来想想,耶稣究竟在干什么?

当然,也有对当下的饮食、消费提出异议。

自恋不必临水、揽镜自照了,现代的自恋,是拿个手机度自拍个没完。

你现在大概无法体会,那些没有iphone,没有电视、电影、Raveparty的文艺复兴时代,人们聚在一起在瞎忙什么。或许,在PieterBruegel的作品中安放一个舞厅旋转灯,生活来得更有趣些。

以今天的美的标准来看,他让历史名画中的传奇美女们一起走上了T台,无论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是波提切利的维纳斯。

作为新世代宗教的互联网

他还对当代艺术,当然,也是几十年前的艺术,进行了当代的解读。

也有时代症候……

DanCretu最近的,就是这张DavidBowie,他离开地球回到他自己的星球去了。

—————————————————

傅尔得

自由撰稿人,写碎稿也写专栏,对一切未知的未发生的事情抱持强烈的好奇心。相信美好的一天,可以从做一份元气早餐开始。

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在一个不三不四的年纪,生活像一艘即将撞上冰山又掉不了头的大船,仍要拒绝二手生活,拒绝被姿态俘虏,在等死前的绝地反击,就是来一场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傅尔得公众

公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jbhjb/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