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原产地——广西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飞机即将降落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请调直椅背,收起小桌板……”广播一出,我看向窗外,漆黑的夜幕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是星星点点的亮光,我摇一摇了身边熟睡的朋友,我们到了。

受小学语文课本的安利,广西桂林是朋友的梦想,而我想看大海。刚好我们都有空,于是一拍即合,计划从桂林开始,经柳州、南宁、北海,一路向南,到达涠洲岛看海。

第一站,桂林

桂林的早上是从一碗卤肉粉开始的。嗦粉之后,跟着路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很快,在网上看了大众评分,决定晚上去吃牛杂火锅。

牛杂火锅里有牛肉,牛肚,牛腱,牛筋,牛肺,牛血等,木姜子含有浓重的芳香气味,草果有浓郁的辛香味,能解腻去腥,加上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花椒,香芹,洋葱等香料,配合桂林当地的酸甜酱和辣酱同吃,味道简直香到天上去!“cheers,敬我们的广西之旅”,“cheers,敬你十八岁的梦想”。

第二天,报了个一日游的旅行团,二号家庭踏上了阳朔山水的大巴。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夏季的阳光穿透云层,玉女峰婷婷玉立;望夫崖凝神远眺;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破浪的海豚,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画山”的九匹马,在导游的引导与娓娓讲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我真切地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漓江的水,清澈见底,静如玻璃,绿如翡翠;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千姿百态,怪石嶙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年6月,以桂林喀斯特(广西)、施秉喀斯特(贵州)、金佛山喀斯特(重庆)和环江喀斯特(广西)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一站,柳州

高中的同桌非常喜欢的歌手是柳州人,所以我从她的嘴里听过关于柳州的很多故事。柳州,别称壶城、龙城,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但更多人知道这座城市,是因为柳州螺蛳粉。

一下高铁,空气中飘着的,就是浓浓的螺蛳粉味,我们的早餐,当然也要入乡随俗。老板把粉端上桌,剩下的配菜就自己加了。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酸豆角、炒木耳、萝卜干丁,朋友非常喜欢吃螺蛳粉,在大学时,我们经常吃,味臭而香,酸辣交融,酣畅无比。

年,柳州螺蛳粉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8月,“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根据柳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柳州袋装螺蛳粉产值达到49.8亿元,上半年的出口总额达去年8倍。而根据《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年,袋装螺蛳粉共卖出万件,成为最受欢迎的小吃。

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6月经海关检验出口柳州螺蛳粉28批,约万元,是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出口市场除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以外,还首次进入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

今年,人民日报联合李子柒,为柳州螺蛳粉打call。

柳宗元初到柳州时,看贫瘠的大地,陈旧思想的百姓心中悲痛不已,于是他革其乡法,释放奴婢;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开凿水井,开荒建设。

今天,百里柳江穿城而过,山峰点缀于城市之间,以柳州为圆心的千米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我坐在窑埠古镇的临窗边,看柳江缓缓流去,顺水而下,最终汇入珠江。

下一站,北海

为了方便出行,我们最终决定改变计划,先去北海。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歌词:“南山南,北海北,北海有墓碑”。由此,我知道了北海在广西,也是一座海滨城市。

北海,别名“珠城”,这座海滨城市位于北部湾东海岸,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列入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抵达北海是在深夜,北部湾的海风带着咸腥的味道撞入鼻腔,热气如同水,将我包围。打滴滴去酒店,司机师傅是个幽默的人,说起北海的一切赞不绝口。“我们这里空气很好的,疫情期间没有一个人外出,虽然是旅游城市,政府大力整改,不会有小偷小摸的事发生的,海鲜很好吃,很新鲜的。你们住的地方是金滩,前面黑黑的一片就是大海,明天早点起床去银滩,那里的水非常好,沙子都是政府出钱出力洗过的,你们去玩就去银滩,那边有救生员,出来玩安全最重要嘛,免费,不要门票的。东西也可以寄存,不贵,就几块钱。你们要是饿了,沿路有很多夜宵,随便点,也不贵的。我们北海和以前不一样的,今年是因为疫情,往年这个时候,大街小巷24小时营业的……”带着方言的普通话接二连三涌入耳朵,和师傅聊着天,不一会儿就到了下塌的酒店。

和图片一样,的确是海景房,从14楼的阳台向外面看去,只看到黑黢黢的海面上有零星的灯光,晚上有人在放烟花,一刹那的灿烂倒映在海面,我似乎看到了明天的日出。

清晨6点,我被朋友叫醒,海面风平浪静,天空是蒙蒙的蓝,云朵把太阳挡住了,留下了醉人的绯红。睡了回笼觉,吃饱喝足收拾好之后向银滩出发。

三角梅开得灿烂,随风摇曳,高大的棕榈树旁,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蝉鸣不停的榕树下,是拿着泳衣墨镜的小孩大人,突然就像来到了宫崎骏漫画里的夏天。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庭院蝉鸣,阳光沙滩,斑驳的树影和花衬衫,一切燥热慵懒,而又生机勃勃。

在我的执念里,春日赏花,夏日看海,秋日登高,冬日观雪。四季周而复始,年年岁岁,都应该是这样。

夏日看海,乘风破浪,于是我来了。

下一站,涠洲岛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船在海上航行1个多小时,就到了涠洲岛的西角码头。下船时,迎接我们的蓝如宝石的大海,晴朗的天空,一片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

涠洲岛的夜晚是静谧的,只有蝉鸣和海浪,涠洲岛的夜晚也是热闹的,租一辆小电驴,去南湾街转转,海鲜市场和餐吧24小时不打烊。第二天早起看日出,从一个小小的鸡蛋黄到一轮红日,从微波荡漾到波光粼粼,世界都苏醒了。骑着小电驴在林间穿梭,一个转角,就和大海不期而遇。在天主教堂和朋友拍了白纱照,在五彩滩大口吃菠萝蜜,在滴水丹屏看岩石,在贝壳沙滩赶海……

一面火焰,一面大海,我真喜欢海边,我想去海滨城市定居。

终点站,南宁

带着没有吃完的菠萝蜜,带着这片蓝色的大海,我踏上了旅途的最后一站——首府南宁。

南宁,别称绿城、邕城,满城皆绿,四季常青,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老友粉,生榨米粉,酸嘢,水果,夜市,电动车,拖鞋,是我对南宁的印象。

夜市上踩着拖鞋的人和小电驴来来往往,各种小吃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上空是寥寥青烟,老友粉酸辣可口,生榨米粉爽滑微酸,酸嘢别有一番风味,水果个大香甜,麻辣烫,烧烤,大排档,卷粉,老火靓粥,卤菜,凉菜,美甲,卖衣服的,卖小饰品的……令人目不暇接。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全球范围内确诊人数日益增加,蝗虫入侵,美股熔断,又遇暴雨,洪涝成灾,高考推迟……我感叹于这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有多久没有看到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酸嘢,以生冷、新鲜、淡酸、微甜、带辣为特色,尤以南宁最为著名,已有年历史。南宁酸品一般以木瓜、芒果、扁桃、菠萝、桃子、李果、梨子、豆角、萝卜、黄瓜、莲藕、杨桃、椰菜、芥菜、头菜、生姜、大蒜等新鲜果蔬,佐以食醋食盐腌制1小时即成(豆类、菜类要腌制1~3天)。有的配以适量的白糖和辣椒粉。城乡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流动酸品摊。摊上备有辣椒酸醋水、椒盐,供食客随意蘸用。

我也入乡随俗买了一份。酱油,香菜,醋,辣椒,柠檬汁,红糖,生姜末等一股脑放进碗里和压过的李子一起拌,随意摇晃几下后装袋,拿签,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广西味道的南宁普通话传入耳中,老板说好吃再来。

果真,别有一番风味。

回家之后,我也自制了一份酸嘢,又咸又辣又酸,吃了几口就扔掉了,出了广西,终究不是那个味道了。

尾声

风味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蓝色大门》里说,这个夏天似乎什么也没做,好像就是这样跑来跑去。这个夏天,我也是跑来跑去,时间飞逝,如同一场梦,但手机相册提醒我,你真的来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zqxz/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