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秀当严谨科学遇上浪漫艺术,初
这几年我频繁地走进剧场不遗余力地和身边的人讲述戏剧的魅力但有时来自语言的“推销”是如此艰难无力我没法将我感受到的震撼/惊讶/感动/幸福准确有力地传达给每一个人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鼓励他们走进剧场之后的一切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年我看了很多部剧有让我惊叹、难忘的也有让我如坐针毡的我今天要聊的这出戏剧第一次让我印证了戏剧,有让人幸福的能力它也即将成为[戏剧疯子]在年写下的最后一部戏剧让我们一探究竟!我对这出戏是有过偏见的,因为这是一出亲子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剧。看过国内的《白雪公主》、《小红帽》,也看过国外优秀剧团的儿童剧作品,还没有一部儿童剧能让我这个成年人有特别的体会。我自己在做亲子剧推广的时候,也常常会看着剧目视频睡着。那时我只是觉得年龄不适合而已,我并不是目标观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我也会在宣传物料中写到:大人们也能在剧中找到自我,回归童真。但就连我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来看儿童剧的大人们,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演出结束后,讨论的不是剧好不好,而是今天的剧照有没有我的孩子,我要发朋友圈。在那时,我是不相信有任何亲子剧可以做到全年龄段通吃的。在《空气动力秀》开票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我差点儿没能去看这部作品。但是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水晶老师的一篇手记让我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好奇——《空气动力秀》本周开演 我想这样重新长大一遍。这篇手记写得如此生动、诚挚,从国外的亲子家庭看剧时幸福甜蜜的互动到关于艺术的培养,每字每句都让人特别感同身受。作为一个从金融领域跨界到艺术策展行业的冒险者,我的业余活动除了画画,和艺术最相关的读物也就是《儿童文学》了。我不记得在小时候看过任何一部戏,或是和上面那群小朋友一样与表演艺术有过任何如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我总是在想:如果我更早地有机会像他们一样接近艺术,或许今天我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得更好一点?——水晶水晶老师不仅是位优秀的策展人,在宣传营销上也一定有过人的能力。只凭一篇手记,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和不得不看的决心。我觉得就算不是为了看剧,只是冲着感受剧场里那片浓的化不开的幸福氛围我也得去看看这部剧。这次走进剧场,我首先看到的是熟悉的场景,大大小小的观众聚在一起,吵吵闹闹的等待开场。但我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戏剧开演后,不仅是孩子,许多大人的眼睛里也闪着点点星光,他们的目光不再集中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像身边的孩子一样,探着半个身子,好奇舞台上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观。互动环节也不只邀请了孩子,大人也被邀请到舞台上。谁是大人,谁是小孩儿?他们都如此有趣、大方、活泼。为了追捕空中飞舞的气球,他们一样拼尽全力,谁也不让着谁。一个中年男子被请到舞台上,他有点儿拘谨,很是紧张,头冒大汗,他多次尝试把那颗巨大的气球按照演员的指示用头顶到指定的地方。在台下,他是云南海埂会堂的经理,不久之前带我们看过场地,那时他是严肃专业的场地合作方,好奇地询问我们《优人神鼓》只是打鼓吗?有没有什么情节?既《优人神鼓》在海埂会堂上演,他又被邀请来观看这次演出之后,我想他对各类舞台表演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出以“空气雕刻”为主题的作品你知道空气的形状吗?你见过风的样子吗?“空气雕刻”设计师丹尼尔·伍特兹尔是《空气动力秀》的主创之一,他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University”。他的每个作品背后都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他很擅长利用普通物件的物理属性使他们在舞台上变得不再普通。而他一生的创作始终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飞行”,他的空气雕刻作品《纸片龙卷风》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大放异彩。《空气动力秀》中随风起舞的塑料布、幕布、气球、雨伞、闪片、白色泡沫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但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各类原理,通过调整风速、风向等等要素后,给予了物体以生命。这个描述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在十月小结 打卡户外帐篷剧场还有九连真人的现场!这篇文章里,我曾介绍过《牧神午后》这部作品。它运用的也是相同的原理,它也是爱丁堡前沿戏剧的作品之一。虽然他的规模不如《空气动力秀》,但他在短短半小时内给人留下的震撼却是相当的。有剧迷朋友认为《牧神午后》比《空气动力秀》还要精彩。-牧神午后-当严谨科学碰到浪漫艺术便造就了这出美轮美奂的神奇剧目要让舞台变身为一个充满魔力的磁场,艺术家们得精密地计算、设置每一个吹风机、鼓风机的位置、风速和方向。神奇又浪漫的舞台艺术背后是强大的物理知识、科学原理的支撑。气球与亮片组成的是关于宇宙和星空的秘密吗?我们靠在一起探索星空的样子多么浪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吹走手中唯一的伞,我们一边淋雨,一边看伞在空中跳出一支《雨中曲》。钻进气球,两颗苹果里的小虫,嚣张又傲气。-我最喜欢的一幕-撑起一个白色的热气球,空气的形状是圆滚滚的大白馒头。“砰”地一声,周围响起一阵尖叫,大雪在剧场中飘舞、旋转、降落。十年难下一场雪的“春城”竟然赶上了今年的初雪!在剧场里的我不仅跟孩子们一起尖叫,一起海狗鼓掌,差点儿也一起落泪。我身边的设计师安老师不断惊叹“Amazing!”,怎么做到的!“神奇吧?”我笑她,其实我也有一样的疑问。我俩还互相比眼力,看停住不飞也不落的气球绳底部是不是拴着东西。化身好奇宝宝的我们找回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成了孩子。感谢爱丁堡前沿剧展和品质舞台季将《空气动力秀》带到了昆明(也是中国巡演的唯一站)。爱丁堡前沿剧展每年都将至少带一部作品来昆明,在昆明的小可爱千万别错过!另外,在北京、上海等地也会有更多的爱丁堡前沿戏剧巡演,尽可忽略观看年龄,你一定会有所惊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wxtz/11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罕见南非63只企鹅被蜜蜂蛰死海角蜜蜂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