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友游天下新西兰掠影
医院订阅哦 新西兰掠影当北半球进入了秋季,南半球则春暖花开万象更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我们三家亲友酝酿已久的“春日新西兰六人精品团”开启了14日游,其中有与导游沾亲带故的,因而省了不少做功课的精力。 早在几个月前,我们就在网上买好了上海到新西兰奥克兰的东航往返机票,并办理了旅游签证。 10月25日凌晨,经过11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出了机场,一辆12座丰田面包车就无缝对接,始终跟着我们,一直到13天后把我们送回奥克兰机场。期间我们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十分自由,当然费用也稍高于旅行社的跟团游。 那位导游兼司机是10年前从上海移民新西兰的,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复旦大学国政系。在新带领我们观光期间,偶尔他还兼了摄影等职。 新西兰是个美丽的国度,上帝十分厚爱她。新西兰国土面积(相当于福建加安徽)虽小,但旅游资源丰富,雪山、瀑布、草场、湖泊和海洋,牛羊、海狮、海鸥、龙虾和虹鳟鱼,别墅、晚霞、宁静、悠闲与笑脸,每一处每一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纯净”来形容新西兰的自然景观,再恰当不过了。蓝色的湖面、奔腾的瀑布、漫长的海岸线,无论天尽头的夕阳,还是极目处的雪山,看出去到处通透,用上海话来讲,就是“杀根”。那里随处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浪漫与疯狂的理由。 一下飞机,公路两侧满目皆是片片草场,牛羊遍布悠然自得,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杳无人烟的森林和静谧的水湾,感觉整个国家就是一座超级大花园,就是千百年来绝少开发的原生态呈现。 每天行驶两百到五百公里不等的车程,这些被称为高速公路的其实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公路,除了机场周边的,大多数是盘山的未全封闭且双向仅两车道的,在新西兰没见过隧道,但在平原上车速竟可达公里以上。八年前,新西兰遭受6.3级地震重创,直至今日,有的道路还在修,来去车辆轮流单边放行。 距离新西兰北岛奥克兰公里的蓝泉,被称为新西兰的“九寨沟”,那一?一?色彩多变的泉水吸引着来自各国的游客。蓝泉是新西兰最大的纯净水发源地,全国70%以上的罐装水来自此地。每分钟从蓝色泉眼涌出的水量高达42立方米,12分钟可以将一个标准泳池灌满;蓝泉的步道长约九里路,沿途一步一景,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游完。 新西兰绝大多数城市都标以旅游城市,连只有几万人口的小镇也都有看头。第一站罗托鲁阿的市政府花园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南半球风情;而不远处,从一处处火山洞到一眼眼温泉,从间歇性喷泉到地热公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我们第一天就在波利尼西亚温泉痛痛快快地泡了一回。 北岛的陶波,这座人口仅五万多的城市和新西兰很多城市一样,大多数建筑不超过两层,处处不妨碍看日出日落月晕星空。烟波浩渺的陶波湖,激流勇进的胡卡瀑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最神奇的是电影《哈利波特》外景地红树林,一棵倒伏在地的红杉树居然又枝杈出七棵不小的树冲天而上。 孩子们有的在湖面上荡秋千,有的赤脚嘻戏在冰冷的湖水中;黑天鹅毫不惧怕游客,处处是一派祥和景象。处于南纬34-47度的新西兰冬夏季温差不大,夏季平均气温摄氏20度,冷空调在当地用不着;冬季气温在10度上下。但是昼夜温差大,早上10度不到,中午超过20度。我们穿着薄羽绒服或毛衣厚外套,而这些小孩却光着脚到处行走,还有很多高鼻子蓝眼睛的短裤背心,看着就十分清凉。 在北岛观光三天后,我们坐新西兰国内航班飞往南岛,耗时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基督城。空客A刚刚爬升到1.1万米高空就缓缓下降。洁净的大气层让手机镜头穿透力极强,山峰河流草场屋顶皆清晰可辨,美不胜收。 在新西兰凯库拉看日出日落,要多美,有多美,置身其中,会忘了凡尘俗事。 新西兰共有17个国家公园及海洋公园、3项世界遗产,最美丽的地方是岛屿和峡湾。 在新西兰,我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从天而降的白云,好像触手可及一般;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旭日映衬下红彤彤的海水;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太平洋上追逐鱼群的信天翁;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丝毫不怕人的海鸥;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成群的具有攻击性的野生海狮,这是以海滩边乱石堆中徒步一个多小时为代价而换取的眼福; 第一次到太平洋上钓龙虾钓石斑鱼,并且第一次把重量不足一斤的龙虾忍痛却无奈又故作潇洒地扔回太平洋……因为我敬佩并笃信那位守法而自律的六旬船长,听我们说来自上海,他高兴地说他曾经在苏州呆过…… 特别值得的是,第一次大快朵颐品尝了刚出水的极美海鲜——龙虾和深水鱼被大厨加工成刺身、椒盐、清蒸、红烧及豆豉等多种吃法,海鲜离开大洋深处到盘中珍馐仅一个多小时。 上帝摊下了千层饼,新西兰南岛薄饼岩,又称千层石岩,据说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多少年来,海洋生物和沙土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多层区域;地震活动让海底的这些岩石抬升,软的被风化,硬的凸出来。 大自然和时间的威力真是无穷无尽。那些层层叠叠的岩石任凭海水冲刷风吹雨淋兀自屹立,最终露出峥嵘,伴以轰然作响的涛声,艳惊到每个过往游客。严酷的环境,就这样造就了壮观和辉煌。 冰川徒步是此行的重头戏。福克斯冰川是世界著名自然遗产,它海拔较低,面积广大,可是经常遇上天气不好,直升机就上不去,远道赶来的游客只能望“川”兴叹。 我们运气好,早上离开前一站格雷茅斯还烟雨蒙蒙,中午到福克斯已雨停雾散了。坐直升飞机上冰山后,穿好防水冲锋衣裤和防滑钉鞋开始冰川健行。在当地向导带领下,攀爬在根本没有路的冰川上,弯弯曲曲上上下下,一路领略仙境般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渴了嚼几口千万年前形成的冰粒,累了钻进蓝得醍醐灌顶的冰洞躺一会……两个小时后终于蹒跚地返回原地,大家举起向导手中探路的冰镐欢呼,纷纷留影,惊讶自己的勇气——这里确是太不容易到达之处!自费花元纽币(约合元人民币),一个字,值。 况且这位来自德国的向导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按目前的消融速度,大约50年后这里的冰川将不复存在。其实,看山跑死马。我们就围绕着直升飞机降落点不远处兜了一个小圈子,也许在下了冰川,这点路20来分钟就能走完。 地广人稀的新西兰最热闹的当属皇后镇。我们连续住两晚的这套山顶湖景别墅,据说吴奇隆刘诗诗住过。晨起,凭栏远眺朝阳下的瓦卡蒂波湖和湖对面的雪山,会滋生出“无限江山”之感慨;傍晚余晖落在层层叠叠的坡上屋顶,煞是好看。 皇后镇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小街闲逛,网红店咖啡店品牌店让人流连忘返;沙滩边湖面上那些晒日光浴的发呆的,那些饮啤酒的喝咖啡的,那些喂食嘻戏海鸥的,处处给人悠闲之感; 还有那对母女分别站立在一叶扁舟上随波逐流,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欧美乡村风情图。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百年前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轮船仍在湖面航行,它燃烧煤块,粗大的烟囱散发出的水蒸汽使我回想起小时候生煤球炉的气味。都说新西兰人的环保意识强,却在传统加怀旧面前还是做了让步。 拍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魔戒》小镇格林诺奇附近一处湿地,充满了原始野味,沿着走一小圈要一个多小时。据说微软屏保的照片也取景于此;那座不起眼的红色木屋和一乘马车,导游不说还真不知道是《指环王》等拍摄时遗留的置景道具。 如果说,到了西藏看“一错再错”,藏语中“错”就是湖的意思。西藏有羊卓雍错、纳木错、班戈错等大大小小的湖0多座 而新西兰也有各类湖泊0多座,其中北岛多火山湖,南岛多冰川湖。我们一路上领略了梦幻般的马瑟森湖、特卡波湖和被称为“蓝色牛奶湖”的普卡基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的车想停就停,接连观赏了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这湖水的源头就来自大大小小的冰川。 南半球的春季,湖滩边鲁冰花幽艳怒放。新西兰人爱花,这也是洋人生活悠闲和幸福快乐的写照。在街道两侧在民宅庭院,我们欣赏千姿百态的花卉,别有一番情趣。 风靡世界的蹦极源于新西兰,发扬光大也在新西兰,所以这是新西兰很多地方都非常受欢迎的户外运动。在著名的卡瓦劳大桥蹦极处,这个不满20岁的洋妞也跃跃欲试,一旁她父亲给她端着水杯。 然而和一些刺激的旅游项目如拖行降伞、喷气飞船、激流划艇一样,因为年纪大了,我们只能看看而已。但受到良辰美景的感染,有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兴奋,忘了年龄去年轻一回疯一把。 离皇后镇不远的箭镇常住人口不到两千,却有60多处19世纪以来的历史建筑,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蜂拥而至的淘金者的杰作。我们参观了这座看上去有点土的石屋,门前有块在新西兰很少看到的中文景点介绍牌,上面楷体标注:年-年,中国最早一代大约有名劳工漂洋过海到此谋生,占矿区总数的17%的华人劳工沉默寡言却坚韧不拔,每年采出的黄金产量占当时新西兰矿区总量的30%,因而被称为“非凡民族”。 淘金史很久以前就结束了,但游客仍有机会淘到金子,因为衰落的箭镇现以旅游业为主,当地人手把手地教买了票的游客如何沙里淘金。 约翰山天文台被世界天文学家公认为是观察银河系及宇宙的最佳地点,白天不开放,我们绕着山顶逛一圈,俯瞰周边河山,颇为心旷神怡。 在湖边颇有名气但并不显眼的“好牧人教堂”边,遥望被称为南阿尔卑斯山雄姿的南太平洋最高点库克山;在牧羊犬青铜雕塑下留个影。 “上帝在新西兰撒了一把米”——说的就是新西兰羊多。新西兰是个天然大牧场,目及之处,辽阔无垠的草场山坡星星点点,不是羊就是牛,还有羊驼、麋鹿。新西兰又被称为“绵羊国”,一个羊比人多的国度,因而出产羊毛制品、雪地靴,还有绵羊油。牛羊肉和乳制品的味道十分纯正。 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新西兰给人的舒适感觉。飞禽走兽、森林海域在这个鲜有工业没有污染的国家千万年来幸福地延续。他们好像没有大兴土木、开发和发展的概念。十几天游览中很少看见高楼大厦,只见过几次民宅动工,有一处还挂着“中国建筑”的牌子。 这是被称为“帆船之都”的奥克兰。在有着百万人口的两座最大城市奥克兰和基督城,已经穿过市中心,我们以为还没有有进城呢。百年前的建筑比比皆是,伴随着慢节奏田园生活,让人难以置信,这个以渔牧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却是世界上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新西兰大城市也有高层建筑,只是也许导游带我们行进的线路有关,只能远远看见奥克兰市中心天空电视塔周边的高楼大厦,与广袤的山川草原海洋相比,留下的印象不太深刻。 在新西兰,当地洋人并不像国人那样爱往大城市挤,他们喜欢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山野林间,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可能跟当地福利制度有关。因为在新西兰不管你住在那里,城乡社会福利一致,市场物价基本相同,驾车去附近超市购物也极为方便。 我们只在凯库拉、皇后镇和特卡波是连续住两晚,其余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除两次住莫泰旅馆外,多数住的是民宿,即四室一厅的别墅,里面厨卫设施齐全,朝北卧室干净且暖洋洋的,而朝南的杂物间汽车库等则相对阴冷。 我们每天出游时间自定,早餐大都自己做,前一晚买来鸡蛋牛奶面包咖啡等,熬点三文鱼稀饭热乎乎地下肚;午餐晚餐大都在中餐馆点菜,不吃单一的团餐,十多天里吃得丰富且营养。在没有中餐馆之处也偶尔尝尝披萨牛排红汤生鱼片等;新西兰蔬菜不比荤菜便宜且品种少;猕猴桃、三文鱼十分好吃,牛奶和啤酒红酒都十分好喝,一路走来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匆匆之旅,浮光掠影。新西兰观光中的博物馆、植物园等且按下不表。当然此行也留下些许遗憾:参观萤火虫洞规定不能拍照片;其次在观察星空的绝佳地特卡波,因为天气不佳,没能看到几颗星星;钓龙虾回来,没有看到预计中的鲸鱼出水;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居住地没有去,只在萤火虫洞看了一眼那些毛利人工作人员;最后一站徒步库克山遇狂风暴雨,草草走了40分钟,只到了第一座铁索桥即返回,留下前面一大片绝佳胜景于想像中。 我们走的是新西兰南岛西线,限于只有11天完整的游程和追求宽松的节奏,因而只能舍弃了米佛峡湾等一些漂亮而经典的景点。 总体上,十多天的新西兰南北岛之旅天遂人愿,晴好天多,给我们尽情游览拍照带来了愉悦心情。回家后,新西兰景色依然萦于脑海,对彼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筑环境的回味意犹未尽,颇觉值得一游。整理照片之际,吟成几句如下: 抬头日月山绕,低首湖林草连,白云触手可及,百鸟翱翔欢欣。一路痴迷自爽,赏心悦目众夸,绝佳美景忘返,谁不惊叹馨葩。海浪咆哮霞光,海岸漫步影宽,绿岛处处诗画,雪月远山映还。风光独秀称奇,纯净悠闲人痴,仙境蜃楼少有,神工鬼斧千姿。 黛染青山溪水绿,林高枝茂白云低;暖风吹过柔丝柳,海鸥鸣罢妙意奇;碧水煮霞舟客恋,彩云戏月嫦娥追;怡然景色花枝乱,迷幻舒心醉不离。 本文照片均为原创原图,仅剪裁未加PS修饰。最后,鸣谢为本次新西兰南北岛之旅费心费力的导游James汪先生。 为42万上海农场知青 创造“比现在好”的生活服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qxhj/3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到一万元畅游新西兰经典RMB
- 下一篇文章: 再出发领略ldquo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