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761.html
文丨团妈年9月1日,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幼儿园(以下简称“麓湖幼儿园”)迎来了位新入园的小朋友。这个数据,和园方的计划招生数刚好吻合。换句话说,该园计划招收的12个班,全额招满。

●消息一传出,周边家长群纷纷热议:开园才一年,名额就满了?还以为会爆冷呢?岂不是明年会很难进?麓湖幼儿园为啥会这么难进?

其实,但凡稍微了解一下麓湖幼儿园的背景,就不难理解麓湖幼儿园为啥一开园就如此火爆——

麓湖幼儿园是天府新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分类办学”的创新办学体制下,由天府新区携手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成都万华投资集团,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共同举办的。

这个背景,确实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但更多的家长会更关心:盛名之下的麓湖幼儿园,到底是否名副其实?高光下的麓湖幼儿园,在日常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是否能让家长们完全放心?

所以,开学之际,团妈实地走了一趟麓湖幼儿园,和园长以及家长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我们此行的目的就为了解答一个问题:已经入读了的家长,对麓湖幼儿园的评价到底几何?让团妈首先有些意外的是,原本我们以为麓湖幼儿园今年恰逢全额招满,肯定会有一个很隆重的开学典礼。但事实上,他们的开学典礼做得很简单。不过,在开学之前,幼儿园的园长和所有老师,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而且工作量之大,让团妈都有些被惊到了。园长张嘉倪告诉团妈,麓湖幼儿园去年招了5个班,今年又新招了7个班,新生名。暑假期间,幼儿园成立了新生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园长张嘉倪和副园长王玉琴,以及5名基层老师。随后,就是这7个人,用了整整6天时间,在开学前和名新生及背后的家庭做了一次沟通,而且全部是一对一深入交流。新生工作组在开会

●小一班雷博森的妈妈告诉团妈,在一个小时的一对一沟通中,老师为家长介绍了需要为孩子做的一些入园准备,并对孩子和家长做了基本了解。“我们也通过这个交流对幼儿园有了更多的了解。”雷妈妈说。

●中二班张艺馨的妈妈也对这个一对一交流非常满意。“亲身感受到了麓湖幼儿园的老师在学前教育这块非常专业,而且够真心,够热爱。”尤其让张妈妈惊讶的是,幼儿园老师专门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生活习惯,“能感受到他们对孩子个性的尊重。把孩子交到这样的幼儿园,我会很放心”。

●大一班李雨芯的妈妈和张妈妈有同感。“老师们太懂幼儿段的娃娃了,非常专业”。有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让家长不太高兴的行为,在老师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教育孩子急不得,我们慢慢来”。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在这6天时间里是如何跟家长交流的,张嘉倪并没有去仔细过问,原因也很简单,她对老师们的专业程度足够有信心,其次,她更希望老师们通过家长的肯定和赞扬树立起职业荣誉感,“学前教育非常辛苦,荣誉感能让老师们更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开学前,幼儿园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亲子任务——围绕KIWI鸟展开一次亲子创作。材料不限,表现形式不限,内容不限,过程不限,只有一个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

这里要补充个知识背景——哈密尔顿麓湖幼儿园和麓湖小学是成都市与新西兰哈密尔顿市携手打造的国际友城教育合作项目,新西兰独有的KIWI鸟是学校的吉祥物。

结果不出园方所料,亲子任务一发布,就有家长吐槽,说麓湖幼儿园的家长不好当,还没开学就布置作业了。还有家长更直接,“好麻烦,好占时间”。家长们的态度,张嘉倪丝毫不意外,她自己也认同这个任务确实麻烦,但她希望家长先去经历这个过程。在这段经历中,园方也给家长做了一些引导,辅助家长在协助孩子在完成任务时注意记录重要细节。比如: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分歧?是怎么解决的?材料从哪来的?创意是谁提出的?有没有不同的声音?“我们希望引发孩子和家长去思考,如何和家人达成共识。”张嘉倪介绍。经过前期充分的沟通,几乎所有的新生家庭都按时完成了亲子任务。家长们的反馈,也证实了园方——这不是添麻烦,而是让家长学会更好地和孩子相处,更加了解孩子。“有一位家长就发现了孩子‘坚持’的学习品格,这可能是他以前没有发现的”,还有几个家庭,爸爸本来要出差,因为这个任务还调整了出差时间。“当你沉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做这个事情,你是会有收获的。如果你沉不下来,一边发邮件、发消息,一边催促孩子这个粘上去,那个粘上去,你会觉得孩子在占用你的时间。”张嘉倪说。她的初衷也正在于此: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去让家长蹲下来,看到孩子的需要,并帮助家长和孩子相处。关于KIWI鸟的任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在开学后,孩子们要和小朋友们去分享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KIWI鸟,讨论KIWI鸟还可以怎样进行再次创作。老师也会协助孩子们把再次创作的过程记录下来。经过再次创作的KIWIBIRD将呈现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而非教室,“让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在这里都能够被大家看见。”张嘉倪说。用5天的时间,让每一个新生和家长一起到幼儿园试课两次。这是麓湖幼儿园在开学前做的第三件重要的事。据张嘉倪介绍,他们给每个家长发了一张纸,一只笔。

家长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观察孩子在这个环境下跟陌生的小朋友和陌生的老师是如何相处的;二是观察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下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去解决的。

第一次试课,中大班的孩子对家长依赖感不是那么强,活动秩序要好一些,家长可以坐在后面比较好地去完成观察。小班就不一样,按照张嘉倪的比喻,整个教室就像游乐场。不光是孩子急着找妈妈,家长也特别着急。“宝贝,这边拿个椅子,快快快”“宝贝,这里来坐,这有位置”“饼干掉了!掉了!丢垃圾桶”“来喝口水,喝口水”“老师在上课了,快走快走”……家长操心得不行,纷纷亲自上场照顾孩子。张嘉倪和王玉琴一个班一个班地跟班看,观察家长的行动,也观察孩子。第一次试园结束后,她们在每个班都做了一个不超过20分钟的小家长会,针对当时班上发生的状况,她们跟家长分析并对家长发问:到底是谁在上幼儿园?一个星期以后,小朋友要独立在这个环境,他找不到椅子怎么办?也没有人跟他说饼干掉了要扔垃圾桶,怎么办?“你们在着急什么?这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相信老师。”张嘉倪帮家长总结道,“把这个空间还给小朋友,才能让老师实实在在看到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成年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观察。”第二次试课,张嘉倪请所有的家长拿上小凳子在教室找一个角落坐下来,认真地观察孩子——现场情况比第一次好了很多。但此时,班级里的老师们也没闲着,他们也拿着本子和笔在做观察和记录。“老师需要记录的是这个班级的小朋友有什么共性,有什么个性化的言行。这个班级的家长在焦虑什么,担心什么”,此举的目的,是让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麓湖幼儿园是一所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中西合办的创新体制的幼儿园。这种机制下的幼儿园,一方面家长认可度和信任度很高,期待也很高。另一方面,创新就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幼儿园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如何创新?又如何真正把个性化教育落实?这是张嘉倪和她的团队要解答的两道思考题。

在张嘉倪看来,幼儿园成立新生工作小组,基层老师打破惯性思维,主动去和家长一对一沟通,在尊重的前提下诚心地去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展示自己的学前教育价值观,这本身就是一场教育的创新改革。

此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就是充分发展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能力、经验、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孩子,则需要建立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一对一的家长会,给新生家庭布置亲子任务,还是新生试园,麓湖幼儿园在开学前完成的这三件大事里都贯穿着老师对孩子行为和需求的观察,老师对家长行为和需求的观察,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观察。这些观察所得,以及开园后,老师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观察所得,都将是幼儿园在做预设课程时需要的素材和支持点,是完成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从老师备课的角度来讲,同龄段的孩子会有些年龄特点共性素材。“但老师不能把上一届的方案拿到这一届来用。基于年龄特点的这些素材可以借鉴和抽取,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基于这个班级的风格和文化,班上孩子的特点、需求,这个班家长的需求,老师的特点等方方面面的素材来综合分析评估,最终找到共同点,再来预设适合这个班孩子的课程。”张嘉倪介绍说。基于此,麓湖幼儿园每个班上的课程都不一样。可能小一班每天放学都带回家一个盒子,小二班、小三班就没有。“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家长,把眼光尽量收回到自己孩子身上。”张嘉倪说,她希望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去比,拿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家庭去比,“基于自己孩子的需要去做选择,家长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说。在家校共建方面,麓湖幼儿园创新地提出建立学校、孩子、家庭三方学习者社区的概念。这三个角色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共同学习的关系。以学校为例,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学习者。“我们希望家长看到我们很专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到了‘顶’,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在年龄上有共性,但每一届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们的家庭不一样,孩子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幼儿园课程没办法重复,我们需要不断在这个专业的道路上去探索和研究。”张嘉倪介绍说。创作KIWI鸟的亲子任务,在张嘉倪看来只是麓湖幼儿园做学习者社区建设的第一步,“整个过程,我们都在传递一个亲子教育理念——幼儿园的受众是小朋友,但其实真正在做的是家庭教育。”“老师很注重和家长的交流,非常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需求。作为家长,我们自己也在思考对孩子教育的方法,能够从幼儿园得到学习,我们认为非常好!”中三班张艺馨小朋友的妈妈说。虽然幼儿园开学才几天,但从前期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中,她已经强烈感受到麓湖幼儿园在尝试通过一些教育方式、方法,一些小任务的设计去带动家庭、孩子及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张嘉倪看来,建立学习者社区就是要打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围墙”。她希望把家长请到幼儿园来一起共建学习者社区,“不讲情绪,也不是讲个人主义。每个人都共享自己的创意,但一定要有理由来支持。”通过,建立学校、孩子、家庭三方学习者社区,让家长对幼儿园,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全面的了解和评估,慢慢去打通过去传统学前教育模式下,家长和学校之间因为互相不了解,缺乏沟通而形成的“墙”。麓湖幼儿园虽然开园已有一年时间,但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实际也就半年。但即便如此,在这次实地走访中,团妈发现,麓湖幼儿园在家长中的口碑依然很好,学位依然靠抢。虽然也有家长表示,麓湖幼儿园是新园,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还在实践中,还需要时间去成长,但他们愿意相信学校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至于原因,其实不难总结了。

一方面是因为麓湖幼儿园有天府新区政府主导,有万华集团的背景,有新西兰兰怀卡托大学的全力支持,这些都是一所高品质、顶级幼儿园的标配;

另一方面,从园长再到麓湖幼儿园的老师身上,团妈和家长们一样,能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热情和专业程度,以及整个团队在学前教育理念上步伐坚定的创新和作为教育者应有的情怀。

所以,这既解释了麓湖幼儿园为啥那么“俏”,同时,需要提醒各位,明年的麓湖幼儿园名额,在团妈看来,肯定还是很抢手的。排版丨Jiay[END]

-儿童团近期活动-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今日头条丨搜狐号丨红星号一点号丨网易号丨企鹅号丨大鱼号▼商务合作联系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zfs/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