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初去每个国家都能找到一些新奇的事情和物体。然而在一个城市呆久了,习惯了,似乎反而失去了这种能力。最近生活中最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就是中非合作论坛峰会(FOCAC),注定将是一场中非合作的盛宴,而举办地点将在我生活了近一年的南非经济首都约翰内斯堡,必定有很多国人将在其间第一次来到南非,写下此文,目的在于告诉大家一些南非的看似简单却非如此的趣事。了解彼此,才能尊重彼此,才能获得尊重。

(约翰内斯堡老城风光,摄于HillbrowPonteCity52层)

非洲分为南非和其他非洲

南非以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多万的人口,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均GDP、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都领先非洲任何一个国家。举几个小例子,比如非洲极度缺电,而南非装机容量占整个非洲装机容量50%以上;再如,非洲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总部大多集中在南非,年非洲市值最高的企业前20名中,总部或区域总部在南非的企业占到了17位。当然,标题这种说法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不足以将南非从整个非洲分开,最关键的还是人的观点、看法,打心眼里南非人觉得自己不属于非洲。

南非人开车的文明

即便去了很多国家,也仍然要不得不称赞南非人开车习惯。举几个小例子,大家可以记下来,到了南非后观察下:

停电也停交通灯。南非的交通灯与市政用电连在一起,每每某个区域出现堵车,一般是交通灯罢工所致。然而,

没有交通灯的路口,四个方向车辆按抵达顺序,每次一排,交替通过。通过这样的路口,眼神儿一定要好,精力一定要集中,否则通过早了、晚了,都会被“有理”的车辆鸣笛抗议;

一条双向单车道的小路上,下着雨,追尾了,司机走下车来,淋着雨指挥两方向车辆交替通过;

除了你违反的秩序,否则大街上听不到汽车鸣笛声。

(摄于约堡ZooLake)

别着急,先问候

南非人的人性格,非常的“沉稳”,天塌下来都不算事儿。初来南非的你,一定要克制住国人爱着急的性子,在这儿欲速则不达。

天大的事儿,别着急,先问候一下彼此。某日去送乘坐国际航班的朋友离开,提前一个半小时才抵达了机场,心急火燎的俩人推着行李,向两个机场工作人员说了一声helloofficer后,迫不及待的询问如何前往checkin地点。我想我们的焦急都已经表现了出来,而礼节也已尽到,然而两位Officer不慌不忙的开始给我们上课:“当你向别人问路时,应该先认真问候彼此,那么咱们开始吧,“howareyoutoday”,……。自此,无论再着急,都要降低语速,彼此说完howareyou,i’mgoodandyou.Blabla后,再切入主题吧。

I’lldoitJustNow。给大家看一段网上对于这句话的诠释:JustnowinSouthAfricameansAnunknownamountoftime:Youmaybethinkingthatyouknowexactlywhatthismeans.But,no,evenSouthAfricansdon’talwaysknowifjustnowreferstoafewminutes,tomorrow,ornever.So,ifaSouthAfricaneversaystoyou“I’lldoitjustnow”or“I’llbetherejustnow,”don’texpectittohappenanytimesoon。刚开始和南非人一起工作,还真的被JustNow害苦了,慢慢习惯了,也就习惯了。记得给自己留点余地。

免不了,在餐厅等很久自己的菜都不上,千万别着急,也千万别指责服务员,南非人非常的小公举,你若不很友好的催菜,没准被无情的扣上歧视的帽子。

(摄于开普敦桌山缆车处)

曼德拉是全世界的英雄,南非的罪人?

这个标题是挪用网络上某篇文章。在南非,对带领国家走出种族隔离,走向民主的黑人领袖曼德拉的评价,个人感受好坏大概7:3开。在township里,普通百姓对曼德拉奉若神灵,亲切的称为“马迪巴”(Madiba),意为父亲。在程老师的推荐下,看了一些纪录片(如DearMandela),久而久之重新对曼德拉功过进行了审视,虽心中有所动摇,但仍不乏对曼德拉的崇敬。某日中午,一位毕业于金山大学(南非著名大学,曼德拉母校)的戏剧系学生和程老师相约午餐,邀我一起加入。这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但又非常激进的青年,一中午在不停的向我们抱怨曼德拉给南非带来的遗留问题,比如著名的黑人经济赋权计划(BlackEconomyEmpowerment,旨在保护黑人利益的一项政府措施),他认为只是让权力中心的少部分人受益;比如现在南非高达30%以上的失业率,完全因为曼德拉向非洲敞开国门,导致过多的他国居民涌入;再如曼德拉答应给穷人居住的房间,20年过去了,很多人无处所居,拥挤在片片的贫民窟里。等等等等。尽管他说的我都认可,但始终仍在坚持辩论即使曼德拉千错万错,至少,他带着南非走出了种族隔离。

(摄于南非种族隔离纪念馆)

发展中国家诺贝尔奖得主的高产国

人口只有万的南非,历史上一共有七位诺贝尔奖得主,高产的让人无法想象。其中四位是诺贝尔和平奖,二位是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来自于曼德拉及结束种族隔离接受民选的总统德克拉克,南非人的精神领袖TUTU主教、以及以非暴力方式抗议种族隔离的AlbertLutuli。文学奖得主则是库切J.M.Coetzee和纳丁·戈迪默(NadineGordimer),前者代表作有《童年》、《青春》《耻》等,后者的代表作有《七月的人民》等。库切后来移民澳大利亚。走进南非最著名的Township索韦托去参观时,导游开玩笑的说你们站的这条街看似平凡,但却是世界绝无仅有,因为这条街曾居住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互相串串门只要五分钟。TUTU主教和曼德拉虽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但都曾居住于索韦托,以南非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黑人Vilakazi命名的街道,也因此为世人所熟知。

(夕阳下约堡老城的一角,摄于Maboneng)

南非的共产主义--Ubuntu文化

Ubuntu其实是一个泛非的概念,其核心理念是组织的利益胜过个人的利益,社区内人们要彼此尊重、诚实和可信。每个人都应该对社区、社会做出贡献,让它更加良性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分配,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也应该是平等的。其中最核心的话叫做“peoplearepeoplethroughotherpeople”“OneallOne”。在Ubuntu文化下,早晨见面彼此问候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早上好,昨晚睡得好吗?”,答“你睡得好,我才睡得好”。

(烤肉Braai是南非人周末最大的乐趣,摄于ZooLake)

路边的野花,你莫摘

初来南非,某日在海边游玩,惊喜的看到一个鲍鱼紧紧地吸在一块石头上。好奇的我,一边招呼同伴,一边开始动手使劲地想把它拽下来,小小的鲍鱼吸附力真是强,纵然一个体积是它几十倍的大汉双手也耐它不得。走过来的同伴出主意,向导游借刀子试试。当导游知道我借刀子是用来刮鲍鱼时,他连连摆手,拉着我们离开,说youwillbearrested,youwillbearrested。在南非,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政府的,老外知道中国人喜欢鲍鱼,有些做起不法生意,新闻经常出现警察查获价值百万兰特的鲍鱼这样的新闻。也听程老师讲,南非的海里飘满了海带,但南非国内吃到的海带都是进口的。想来大家初到南非一定想买些纪念品,于是有些所谓中国商人兜售着“南非海狗油”等等之类的产品,建议不要买,要么是违法的,要么是假的。

(摄于开普敦ChapmanPeak)

和艾滋病人做完爱,洗洗澡就没事了

在曼德拉之后,南非又经历了两位黑人总统的执政,都是曼德拉当年患难与共的兄弟,姆贝基和现任总统祖玛。姆贝基在位时,对艾滋病的漠视,导致艾滋病在南非横行,据说黑人成人艾滋病率接近30%。祖玛先生曾被一名年轻女性指控强奸,虽然祖玛通过辩论,得到了法官支持,认为两人之间是正常的性行为。然而指控祖玛的女性是一名较为有名的女权运动者,也公开宣称自己是艾滋病人,祖玛在法庭上说出做完爱,我洗了澡,就不会感染艾滋病这样滑稽的笑话,被大家使劲的耻笑了一阵。

(南非卖淫是合法的,嫖娼则是要被抓起来的,著名的Summit俱乐部)

Xenophobia源自黑人与黑人之间的斗争

Xenophobia是排外的意思,知道这个单词还是当年上大学背Phobia词根,没想到多年后用上了。今年4月排外行动尤其严重,加上国内媒体的渲染,一时间“约堡街头尸体横行”等等的词汇出现在各种媒体,朋友纷纷转发问我是否安好。那次排外活动确实沸沸扬扬,然而南非黑人排外的主体是来自于其它非洲国家的黑人,原因是饭碗被外来黑人抢了。上文介绍过,曼德拉将南非的大门敞开,欢迎各国黑人兄弟前来,而非洲其他国家失业率又奇高,南非相对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大批勤劳的打工者。很多马拉维、津巴布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南非当保安、搬运工、小店主等。有些没工作的、又慵懒的南非年轻人,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大规模排外行动。中国人并不是排外的活动的主要目标,但也有所波及。

(摄于ArtsOnMain夜市门前)

彩虹之国,全球游行胜地

一个月前,南非经济自由战士党(EconomyFreedomFighter)组织了号称3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约堡老城出发,游行示威,终点南非证券交易所,要求“资本主义”停止剥削,一周内给出EFF要求的整改措施,否则将摧毁企业。如此叫嚣,最后也不了了之。三天两头的在报纸上看到矿业工人、电信工人罢工游行等,游行在南非犹如家常便饭一般普及。网络上有篇文章,叫做南非人的游行抗议文化(ProtestCultureTakingaHeavyTollonSouthAfrica)用了这样的话来描述南非人对抗议的“热爱”:南非人长期以来以游行的方式抗议政府为豪,从抗议种族隔离,到反对政府电价上涨,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游行一番来解决,以至于每年南非多达起的罢工、游行、抗议,让彩虹之国当之无愧的成为全球最爱抗议的国度。

(摄于首都比陀,新兴党派EFF抗议)

爱运动的国家

南非简直是爱运动人的天堂,约堡的气候像极了我们的春城昆明,海拔米左右,冬不冷夏不热,蓝天白云你要不要,它都在那。南非人最爱的运动是英式橄榄球(Rugby),国家队刚刚在结束的世界杯上半决赛输给了新西兰,btw小组赛也输给了日本,最终取得第三。世界杯期间,casualfriday的办公室,统一穿着国家队深绿色队服出现在办公室。犹如欧洲人对足球的热爱、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热爱,好不逊色。当然,出征之前,黑人白人不免又在媒体为了到底白人主力多一个还是黑人主力多一个吵闹一番。南非人爱跑步也是出了名的,每个周末都有两三场半马级别以上的马拉松,大家以跑步为乐趣,推着婴儿车、拉着狗,就上路了。再有就是便宜的让人窒息的高尔夫球,也是南非人的最爱,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高尔夫球场,标准18洞,打一场也不过50、60人民币,实在想象不到国内为何将高尔夫炒作成贵族天价的运动。自行车、板球、足球,也都不乏爱好者。

内容转载自







































娌荤櫧鐧滈鍗楁槍鍝鍖婚櫌濂?
鍖椾含鐭ュ悕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zfs/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