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游视频△

对南美洲的向往从来胜于其它任何地方,

一直梦想着手握方向盘,

驰骋在安第斯山脉两侧,

看着安第斯鹰盘旋在空中,

火烈鸟、原鸵、鸵鸟从车窗两边快速后退,

感受横跨三国,宽达五千米的伊瓜苏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再去阿根廷大冰川体验山崩地裂的冰崩···

从没有想过,能这么快如愿,也没有去南极的心里准备,因为去南极感觉就是久远的梦想以及庄重的仪式,虽不如规划人生那般正式和严谨,却没有这次那么随意。但一切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狗年年关,都在忙着年尾的各种繁琐之事。我也忙着,却不是那些事,忙着筹备朋友几个要去北极圈拍摄极光的计划。还要筹划二月底和朋友的南美自驾。两周的忙碌,一切事物妥帖的安排下来,准备好好休息几天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朋友的建议来了,既然都走到了阿根廷,离南极也不远了吧,何不顺便去看看。

那么真的是顺便就能去看看南极吗?

当然不是!

在一个月内,我从北极圈去到南极,当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对我自身而言也是一壮举,而且也是我人生里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南极的船期紧张,每年十一月至来年三月初是南极旅行高峰期,三月中旬后洋面结冰就停航所有船只。一般情况下,预定南极旅行都会提前一年至两年左右。像我们这样来一次南极说走就走的旅行确实够任性,感觉也够没谱的。但我坚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都不去努力试试,又哪来惊喜和跌宕的过程呢!

从朋友圈也能看出一个月从北极到南极的行程是多么紧张。

阿根廷签证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南极虽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理论上前往南极不需要任何国家的签证,但是前往南极的船只大多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登船,乌斯怀亚属于阿根廷,所以阿根廷签证是必须的。

要想获得阿根廷签证的前提条件就是取得或者已经持有美国十年签证,众所周知美签是最具含金量的签证。当然此次我们都是有美签的。但是申请安根挺签证还是出现了很多的插曲,让我们心始终是提着的。

按计划需要订二月二十日至三月中旬之间的船票,因为我冰岛回来已经是十九号了。经过多方询问,一家家邮轮公司带来的都是失望消息,不过也在意料中。临近我去北极出发前一周,船票终于有确切消息,签证也顺利搞定,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在船公司给出的最后时间前两小时,所有的法律手续和财务手续办妥,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通知朋友们好好过完春节,为二月二十三日出发做准备吧。

春节前三天,我踏上了挪威和冰岛追极光的旅程,南极的事情敲定之后对这次的极光之旅心里也踏实很多。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南极之旅充满期待,虽然来过北极圈多次,这次也难免为了南极行程多留意一下身边看到的北极风光。

南极之旅,出发了

还没有从北欧冷酷静谧的环境中走出来,就要再次前往另一个冰天雪地了。而这期间是40多小时的乘机转机,从地球的最北端到最南端。

提前一天飞往上海,然后乘坐美国航空前往阿根廷,这是我深思熟虑决定的。很多人转机喜欢紧凑安排,一个航班接着一个航班,这样会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是这样也带来风险,如果前序航班延误,就影响到后程。我更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将一张不便宜的南极船票置于这样的不确定中是不智之举。

为了方便,抵达上海后我们入住机场附近的酒店,这样我们就不用折腾去其他较远的酒店了,毕竟接下来一个月的行程,此刻良好的休息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2.24星期六晴温度:7°-15°

两点退房坐酒店穿梭巴士到浦东机场T2办理值机,必须给酒店点个赞,细节上的安排令人舒心。

我最喜欢国内的酒店政策,只要有房,你大清早都能拿到房间,退房时间很多地方都可以后延到下午两点,这一人性化安排在国外你是想也别想了。还记得几天前在冰岛蓝冰湖附近叫霍夫的地方拿房,由于一路大雪纷飞,也没有拍摄之地,到酒店才下午一点,酒店清晨告诉我们下午四点才可以拿房。好吧,我们开车前往蓝冰湖先玩玩,下午三点四十返回到酒店前台。得到了必须四点才能拿房的答复,就在前台消磨时光直到四点。可是我们的房间早就收拾出来了,而且之前前台工作人员并没有其它工作在忙,这一点我非常不能理解。好在不是每一家都如此刻板,否则每次拿房还得一手掐着秒表,无奈。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飞机冲天而起,飞向达拉斯,飞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向我的梦想。

乌斯怀亚.2.25星期一阴温度:2°-6°

经过近三十小时的飞行加上十小时的转机时间,终于抵达地球最南的城市---乌斯怀亚。这样的超长和连续飞行,人的一生中难得有几次。上海飞美国达拉斯距离公里左右,飞行时间十二小时又十五分钟。为了方便和安全,我出的是美国航空的联程航班,这样在达拉斯转机安排时间就很短,才两个半小时,入境加出境办完手续上飞机后不足二十分钟就起飞了。要知道国际中转航班预留的转机时间少则六七个小时,多则十个小时以上,这样只安排两个小时感觉有风险。其实同一家航空公司联程航班的保障也在此,不用担心你的前序航班出现延误而导致后续航班误机产生的损失,当然你得搞清楚这个损失只限于航班机票,之后的事情和航空公司没任何相干了。达拉斯飞布宜诺斯艾利斯公里左右,飞行时间十个半小时。布宜诺斯艾利斯飞乌斯怀亚多公里,飞行时间近三小时。下飞机后,发现两只脚肿得跟馒头一样,费好大的劲才将鞋子穿上。

乌斯怀亚机场很小,规模比起国内的地级市机场都不如,一出接站门就看到租车公司门店,取车够方便。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新西兰,澳洲,冰岛和南美较为发达国家智利阿根廷,租车业极其发达,也足够方便。很多大一点的租车公司都会将门店设在机场内部或附近,既方便了旅行者取车之便,又给自己公司做了广告。

乌斯怀亚背靠雪山面向南大西洋海湾,地理位置极佳,也是通往南极的重要门户。机场离市区不足十公里,驾车半小时就抵达半山的Arakur酒店,行李放下,直奔市区,去寻找那一家中国人开的网红帝王蟹餐馆。

BAMBOO,餐厅名字,谷歌百度都能轻易找到,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和购物街上。女老板大连人,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那种精明能干的典型北方大妞感觉,人很随和善谈。网上的言论有时候你得斟酌来判断,说这家餐厅帝王蟹白菜价有点言过,一百美金一颗的白菜难道是月球运下来的。不过帝王蟹的品质和餐厅的服务还是可以接受。一只蟹配点蔬菜和白粥,足够两三个人吃饱,吃好。今天接受厨师推荐,没有任何辅料清蒸,也没有任何酱油芥末之类佐料配合,原汁原味,Q弹无比的肉质和鲜甜的味道令人难忘。回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洗漱完毕,这是两天以来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觉。

.2.26火地岛国家公园

Arakur酒店的早餐品种非常丰盛,三文鱼、熏肠、蓝莓酱、热牛奶(一般欧美国家早餐牛奶都是提供冷牛奶)这些一般酒店难见食材也可以大快朵颐。

Arakur酒店坐落于半山之上,雪山和港湾包裹着乌斯怀亚被一览无余。早上八点,酒店服务生就将所有去南极客人的行李装车运往邮轮,我们只需要下午轻装上船。不过酒店的网络值得好好吐槽一番,发一段文字需要一分钟,一张图片得一小时,如果是视频,我想得一辈子吧!

早餐后驾车去了火地岛国家公园,(火地岛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岛屿。它位于南纬52°~56°之间,东临大西洋,西与太平洋相接,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大陆相望,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毗邻,是智利和阿根廷两国的最南端领土。其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

乌斯怀亚西南面有一系列的小岛,中间有条水道叫作比格尔海峡,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乌斯怀亚扼海峡咽喉,东可去马尔维纳斯群岛,西达大洋洲,南到南极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所以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作为阿根廷最南之地,也是极其艰苦之地,专门作为犯人流放之地。

也是挺有意思一件事,以前的苦寒之地,如今都变成了旅游胜地。国内如海南岛,西北大漠,国外如新西兰,澳洲等地都是有名的罪犯流放之所,而如今都是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由于火地岛处于南美洲最南端,所以也产生很多的头衔。世界最南的邮局,世界最南的公路尽头,世界最南的窄轨火车(也被称为囚徒火车),世界最南的中国餐厅,反正任何地标你扣上世界最南就错不了。

自驾的随意和方便,不到半日我们已经将整个火地岛国家公园走马观花游了个遍。返回乌斯怀亚,去了港口,教堂,购物街,还车回酒店。度过了充实有意义的一天,憧憬着明日开启的长达半个月邮轮生活。也期待着德雷克海峡带给我们的感受。

年2月27登船,南极航行第一天

呼啸不停的大风和阴霾天空,卷动着低矮的云层从头顶飘过。给我一种不好的预感,看着海面上被大风吹起如鱼鳞般泛起的浪花,真是未起航,风已动。

早晨八点,除了随身小包,大件行李已经被邮轮公司全部送上船。酒店也比较人性化,本来应该十点退房,还是给我们延后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半,邮轮的大巴抵达酒店接所有人前往码头登船。

登上HebrideanSky,和你登上所谓的豪华万吨邮轮是有本质差别。这是南极邮轮的特殊性,特殊的南极气候和地域条件,IAATO(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条约规则,太大邮轮不适合南极的旅行体验。

HebrideanSky是美国一家邮轮公司运营的船只,他们在南极运行两艘邮轮,姐妹号,都属于豪华探险船。这次有幸在天堂湾附近见到了另一艘。别被探险二字吓到,探是有,没有险,这里的探险在我看来是表达一种深入探索的意思。中国游客现在已经是南极旅行的第二大客源国,而且上升比例逐年迅猛攀升。你能想象年去到南极的中国游客不足百人,而今年已经超过一万人,短短十年增加一百倍,以这种势头,很快将超过第一大客源国美国。

领取胸牌,也是房卡,所有的护照个人信息都在上面,挂在胸前,方便工作人员服务,也方便开门,特别是在晕船的时候。房间的宽敞超出我的预期,二十三平米的标准间就算是放到城市酒店,也不会像很多快捷式酒店显得那般局促。卫生间淋浴区和马桶还分隔开来,卧室还有一组三人沙发,方型舷窗带给整个房间充分的采光,你完全没有那种在移动酒店的感受,当然随后的德雷克海峡体验不算。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不能缺席的安全说明会和探险队员介绍会在三层的讲座厅进行,讲座厅也是整艘船最大的室内公共空间。随后全体人员进行全穿戴的逃生演习,这很重要,任何事情预防是避免重大事故的前提。

六点半,邮轮离开码头,驶入比格水道,一路向南,华灯初上的乌斯怀亚港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在船尾。HenrikKarlsson船长的欢迎酒会也拉开序幕。船长是英国人,绅士,风趣,严谨,几十年的航海经验给你一种无形安全感。整艘船七十七名工作人员,十四名探险队员,共计九十一人,游客一百零七人,服务比例1:1.1,这样的配置,在南极邮轮旅行中,就是豪华的标志之一。

欢迎酒会之后紧接着就是晚餐开始,餐厅在二层,刚好是三层讲座厅的正下方,能同时容纳全船游客同时用餐。晚餐纯西式,主打龙虾、牛排、羊肉。前菜、红酒、浓汤、主菜、甜点一样不落,既正式又丰盛。但是想到晚上要经过德雷克海峡,只敢吃到七分饱。船医在餐厅挨个分发晕船药,叮嘱一些经过德雷克海峡晕船注意事项,我吃完药就返回房间躺下,等待德雷克的到来。

年2月28日跨越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的威力在昨夜凌晨时分展现出来,那种抛向空中又扔回地上,犹如过山车般的感受持续整晚。胃里面翻江倒海,不过一切都还在身体耐受极限之内,并没有像网上所说的那样,经过德雷克海峡生不如死,犹如鬼门关闯一趟。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你自身体验后才能给出最正确的答案。

晕晕乎乎,摇摇晃晃来到餐厅早餐,我想法很简单,越是有可能呕吐,那就得吃饱喝足,才有精力和体力,也有可吐的,这样才不至于让空腹的胃更难受。HebrideanSky船主要是欧美客人,中国游客共计十四人。船上以西餐为主,可能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也是本次船上游客第三大群体,早餐居然有粥,泡生姜,老干妈辣椒酱。令人感动的是,餐厅大部分服务员,都会简单的中文问候语和一些餐厅常用语,虽不标准,却足够亲切和体贴。

从事旅游行业近二十年,从初级旅行做到小众旅行,再到个性定制旅行等高端旅行方式,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学习,我们的服务理念和最高标准界限在哪里。自从踏上HebrideanSky那一刻开始,更多服务的宽度和深度被一次次拓宽,不是自我的要求,而是被你见到的,经历的,感受到的服务冲击到内心。没有太多刻意,一切都平淡,顺其自然,却令人感动。早餐可以用丰盛来形容,各种面包,果酱,蜂蜜,培根,肉松,煎蛋,黄油,牛奶,果汁,咖啡以及国人喜爱的白粥和寿司姜。

九点钟结束早餐,九点半第一场讲座就开始,全天一共六次讲座,其中两次科学类和两次学习类讲座(大众科学项目、南大洋的海鸟、南极摄影、皮划艇说明会),一次关于这艘船和南极的故事,一次就是全天活动的回顾。虽然德雷克海峡的风浪一直持续着,胃里没有停止过翻涌,但是全天密集又极具意义的讲座分散了这些难受,也不得不佩服探险队的良苦用心。中餐和晚餐时间整个餐厅游客减少了接近一半,都在和魔鬼西风带抗衡着。晚餐后,吃完医生给的晕船药,嗜睡感慢慢袭来,回到船舱,昏昏睡去。

今天还是行驶在德雷克海峡上,但是风浪比昨天小了一些,身体状态和精神也比昨天更好。穿过整个海峡几百公里,风大浪急,邮轮根本不能全速前进,整整需要四十多小时。按时间算来,今天将离开德雷克海峡,不过也要到黄昏以后了。我在内心中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容易晕车,甚至晕火车的我,能以整个团队中唯一没有呕吐的状态通过德雷克海峡,我没有理由不为自己感到骄傲。

今天七场讲座:

09:30「南大洋的鲸和海豹」

11:00「皮划艇说明会,报名的成员参加」

13:30「露营说明会,报名的成员参加」

14:00「观看野生动物,驾驶室参观并听讲解,需提前报名」

15:00「冲锋舟安全和IAATO规则说明,全体人员必须参加」

17:00「企鹅」

18:30「每日回顾和次日活动预告」自由选择喜欢的去听。

南极旅行一直以来被冠以旅行者的终极梦想,是有它的道理,并不是因为它贵和难以抵达。而是它的多样性,科学性,一定会点燃你的求知欲,去探索那片白色荒原上的一切。以HebrideanSky船为例,配备的十四名探险队员,其中不乏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探险家,航海家,生物学家,动物学家等。在这些业内精英的带领下,你完成的是一次波澜壮阔的旅行,更是一场深度学习的盛宴。

丰富的讲座内容很快将时间带到了黄昏,随着前方零零星星的冰山和浮冰出现,我们已经走出德雷克海峡,船身的颠簸越来越小。最后一场讲座带给大家不小的兴奋和期待,明天将会正式拉开南极旅行的精华部分,登岛和冲锋舟巡游。好多朋友问我南极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十几天的船上生活让很多不了解的人对南极旅行是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的答案等我登岛和巡游之后回答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层的酒吧是夜生活最佳场所,也是社交不二之地,绝大部分酒水免费。每晚八点,音乐家Randy都会在酒吧演奏各种乐器和唱歌。萨克斯、钢琴、小提琴、吉他,就没有他不熟练的,爵士、蓝调、摇滚说来就来,这艘船,惊喜是无处不在。

跨越南极圈,登陆Detaille岛.3.2

离开德雷克海峡,整艘船就犹如进入一片宁静的港湾,没有波涛,没有大风。那种极不真实的景象,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片白色的荒原。计划中登陆Barcroft岛,由于浮冰太过密集冲锋舟不能靠岸而取消,整个探险团队和船长忙碌的策划着跨越极圈的准备活动。南极的旅行是唯一每天拥有第二备选方案至第N备选方案的旅行方式,这不是探险团队不专业,而是南极这个特殊之地,每天面临各种变化的水道、天气、浮冰等因素造成。也正是这种不可预知的下一秒惊喜,才造就了南极旅行的特殊魅力。

下午14:30分,广播通知所有的游客和探险队员齐聚五层甲板,参加盛大的跨越极圈庆祝活动。虽是庆祝活动,船方和探险团队非常重视,整个活动极具仪式感。船长、一众船员、扮演着海神波塞冬、尼普顿、各个角色,献上丰盛的祭品,祈求着海神给与我们船只顺利进入南极圈,并一路护法,让我们的旅行得到众神护佑。仪式持续近一小时,在阵阵掌声中结束,看着大家的如此认真,我好奇,是游戏还是......在随后和船上的中文翻译小航沟通中得知,这样的活动在西方国家的航海史上是真实存在,所有人都祈求着海上航行的安全,祈求着万能海神能护佑着大海上讨生活的自己。

探险队在昨天晚上已经对整船的名游客进行分组,总共四组,每组25至27人不等,为了方便登岛和冲锋舟巡游顺序。全部的中国游客被分在企鹅组,这样方便中文翻译随队讲解,其余还有海豹组、鲸鱼组、海鸥组。探险队队员都是多年在南北极工作,经验丰富,每组配备三艘冲锋。本来可以一次全员登岛,他们为了游客的体验达到最佳,将所有游客以两组登岛,两组巡游,这样任何时候,登岛和巡游的人都是五十人左右,让大家在岛上或水域中都拥有足够活动空间,丝毫没有拥挤感。而且每天登岛和巡游的各组时间依次轮换,为的就是公平,这一点非常值得赞扬。我们企鹅组第一批出发登陆Detaille岛,此登陆点有英国南极探险组织的W站点遗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冰变化,在年被废弃。目前岛上还能隐约看到一些人类曾经的痕迹,废弃的老木屋,油桶,淡水设施。岛上并没有我期待的企鹅,海豹踪迹。但是第一次双脚踏上南极大陆的土地,这是值得铭记的时刻。

登陆Yalour岛及乌克兰AkademikVernadsky站

.3.3

今天企鹅组的我们被分配在第二波登陆Yalour岛,Yalour岛地处南极圈以内,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极大陆岛屿,只能算是南极半岛。Yalour岛是法国南极探险队的夏髙(英译)船长在年至年的探险时被首次发现。此岛地势不高,但延伸长达2.4公里。此岛有多达十三个阿德利企鹅聚居地,最高峰会多达对阿德利企鹅在此筑巢。也能经常看到座头鲸在此活动和大量搁浅的冰山。

第一波登岛的游客离开大船乘冲锋舟驶向岸边,我们也登上冲锋舟开始一个半小时巡游。巡游其实是南极旅行中意见非常重要的活动项目,和登岛一样具有意义。探险队员会根据他(她)丰富的经验,判断座头鲸,小须鲸和海豹的位子。然后缓缓将冲锋舟靠近,在安全距离之内,停止发动机声音,等待它们露出水面呼吸,让后让大家拍照录像和观察。

探险队员也会现场给大家讲解,我们遇到的是什么类别的鲸鱼或海豹,它们具有什么习性,我们需要如何与它们相处。除了观察动物,探险队员还会将冲锋舟驶向各种形状怪异,气势恢宏的冰山附近,让摄影爱好者记录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在意犹未尽之时,已经轮到我们组登岛,探险队员驾驶着冲锋舟驶向登陆点。陆地上的另外两组人也在登上冲锋舟,只不过他们是走向我们刚刚走过的线路,而我们去复制他们的脚印。

踏上Yalour岛,一股浓浓的氨水味道扑鼻而来,这些都是岛上企鹅的粪便和尿液味道。白色的积雪和冰川被覆盖了一层深绿色,没错,还是企鹅的排泄物。看着岛上密密麻麻的阿德利企鹅,有密集恐惧症者内心一定很崩溃。

阿德利企鹅的名称来源于南极大陆的阿德利地,此地是年法国探险家迪蒙·迪尔维尔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的。阿德利企鹅在企鹅家族中属中、小型种类,体长70厘米左右,和许多种类企鹅一样,雌鸟和雄鸟同形同色,从外形难以辨认。眼圈为白色,头部呈蓝绿色,嘴为黑色,嘴角有细长羽毛。羽毛由黑、白两色组成,头部、背部、尾部、翼背面、下颌为黑色,其余部分均为白色。个头虽小,却具有攻击性,领地意识强烈。

探险队员在登岛之前告诫了所有的游客,在南极大陆一定要遵守IAATO规则和五米原则。五米原则就是要求大家登岛后和企鹅、海豹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不能阻碍企鹅的行进路线。当然,你静止在某处,企鹅自己找上门来不算违规。

岛上活动的区域被探险队用旗杆划定出来,这样为了保护企鹅不受到打扰和游客的安全。其实在南极登岛,活动范围不需要太大,你可以选择一个视野开阔之地,坐下来,或拍,或看,足以!

返回大船,已经中午十二点半,踏进三层讲座厅,工作人员递上来热毛巾和一杯姜茶,身体和精神得到双重的温暖。

中餐全西式自助,很丰盛,玉米浓汤、牛排、培根、鸡胸排、煎熏肠、焗黄豆、烤肉、土豆饼、各种面包和果酱。为了照顾中国游客,还提供现场制作炒饭和炒面,当然老干妈香辣酱和泡姜片每天,没想到老干妈还是提供两种口味,一种牛肉,一种豆豉,每餐都提供在餐厅公共区域,自取自用。除了早餐,中晚餐都提供香槟和红酒,没有限制,只要你需要。

下午三点,第二次登岛集合时间开始,我们组和海豹组被分到第一批登岛。这次登岛是奔着乌克兰科考站而去,这也是来到南极第一次登陆有人类活动的岛屿。乌克兰AkademikVernadsky科考站坐落在阿根廷岛上。此站曾是英国站,年英国以一英镑的价格卖给乌克兰,因为出售比拆除此站更加划算。从年到年,这个被称作Faraday基地的站点为英国服务了49年。此站科研的重点课题是研究臭氧层和臭氧层空洞。

从登陆点开始,阿德利企鹅就分布在整个科考站四周,那股浓烈的氨气味道同样弥漫在空气中,不过经过上午的适应,已经能接受这南极味道。科考站不大,上下两层,工作人员十人左。除了一个讲解带领着大家,沿途讲解科考站的历史和研究课题,其余的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对我们的到来也是见怪不惊。我想在南极夏季的旅游季(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隔三差五,或许每天都有登岛游客,他们也习惯了我们的到来吧。

二楼有咖啡厅和纪念品柜台,很多人都在此处购买一些特色的南极纪念品,特别是盖了南极公约组织和科考站章的明信片格外抢手。盖邮戳的大叔忙的不亦乐乎,有些游客选择在这里给自己或朋友邮寄一张明信片。

两个小时的登岛时间一晃而过,冲锋舟一字排开,等待着大家登船返航。回首看一眼这些科学家挥手致意,内心对他们是钦佩的,为了科研,他们很多人在这些岛上一待就是大半年以上,除了工作,陪伴他们的只有企鹅和氨水味道。

穿过利马水道,巡游Renard角

.3.4

进入极圈以后,只要天气情况稳定,探险队一般安排每天两次登岛和两次巡游,上下午各一次,这在南极旅行各种产品当中已属高端。

原本计划今天登陆Hovgaard岛和Petermann岛,结果由于水道的冰情不允许,改为第二版计划,穿过利马水道,巡游Renard角。利马水道也被戏称为“科达水道”,是南极半岛地区最声名远播,最受游客青睐的地点。水道长达十一公里,最窄处仅有米宽,两旁山崖耸峙,水道中冰山怪奇嶙峋。

德国探险家在年至年首次发现利马水道,但直到年12月才被比利时探险家第一次航行穿过。由于水道狭窄,邮轮以极慢的航速缓缓通过,也方便所有游客在前后甲板和两侧通道欣赏沿岸风景。在最窄处,船头望去,前面冰山连绵,航道消失,犹如进入死胡同一般。等船接近之时,才发现是一C型拐弯,船穿过拐弯,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静谧的冰雪世界,水中跃起的海豹和不时探出身子的小须鲸,构成一幅唯美画面。

下午进入Renard角,这里有两座高耸的玄武岩山峰Una双峰,峰顶终年覆盖积雪,屹立在利马水道的北出口。峰顶高达米,年德国登山队完成了此处唯一的一次成功登顶。双峰也被戏称为Una双乳,得名于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政府的一位秘书UnaSpivey,据说她“在一些某些特殊领域极有天赋”。船一直以六至八节的速度缓缓前进,虽然外面气温都在零度左右,但是大部分人都走出房间,来到甲板,欣赏着两岸和水道中的风光。人手一杯厨房熬好的生姜白兰地,既解除寒气,也陪衬着这极有情调的环境。

晚餐后,我来到四层酒吧,要了一杯威士忌,找了一个角落坐下,听着Randy的乐器演奏,看着人群为他欢呼鼓掌,心中泛起一丝感慨,这样的旅行人一生中不可多得,拥有一次夫复何求。

登陆Torgersen岛,巡游Peltier水道

.3.5

其实月进入南极大陆区域,气候更加稳定,当然,季节是很重要的。现在正是南极大陆最佳的夏秋季,四月后就就慢慢步入冬季。每一年南极的旅游季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持续到来年三月中旬。剩下的时间,除了各个国家的科考船会进入南极,所有的邮轮将停止南极营运,转向北极地区或欧洲美国。

其实任何高端的旅行也解决不了你所有的需求,就拿南极旅行说吧。你想看企鹅宝宝那毛茸茸的样子,你得报名十一月的团期,这个时间正是南极企鹅繁育后代的主要时间。你想看鲸鱼,那就得二月底以后,只有这个时间段,各种鲸鱼才会回到南极大陆附近海湾。你都想看,那只有来两次,还想登陆南极点,可以,再来一次。这一次船上遇到一对夫妻,都七十多岁了,女士来自中国台湾,男士来自美国,这一对夫妻这一次已经是第五次来南极旅行,他们居然说南极还不是最爱,最爱的是非洲,已经去过八次。

我们组上午先巡游,再登Torgersen岛,好多朋友都问我,每天周而复始的巡游和登岛,不会厌烦吗?当然不会,因为每天你看到景色和遇到的动物都不会一样,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等着你。就好比喜欢摄影的朋友,你拍到了最美的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你会拒绝卡瓦博格峰的日照金山吗!

Torgersen岛不大,覆盖着石头,位于南极Palmer群岛、Anvers岛西南边、Litchfield岛东边。得名于Norsel探险船的大副TorsteinTorgersen。Norsel号是一艘法国船只,在南北极地区航行长达53年,为南北极科考做出了杰出贡献。

岛上企鹅不多,分布在岛的四周和背风洼地处,主要是帽带企鹅。帽带企鹅个头和阿德利企鹅差不多,七十至七十五厘米,成年企鹅重量一般在四公斤左右。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条纹,像海军军官的帽带,显得威武、刚毅。俄罗斯人称之为“警官企鹅”。在南极,企鹅对人类没有畏惧感,只要你待在某处,或者处于企鹅行走通道。企鹅都会主动到人身边来,对你的相机背带,背包背带,鞋带产生浓厚兴趣。我们团友中一位女士背着黄色背包,长长的背包带被两只企鹅玩了一个小时。

下午,大船将所有游客放到冲锋舟上,扔在Peltier水道口,大船航行到水道的另一端Doumer岛。我们十一艘冲锋舟在水道中自由驰骋,享受着速度和刺骨的凉风带来的冰火两重天极致体验。也能感受到南极的孤独和与世隔绝。Peltier水道在至年被法国探险队发现,以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JeanPeltier命名。

晚餐点了一份牛排,一份奶油浓汤,一份烤虾,一份蔬菜沙拉,要了一杯红酒,吃完还加了一份意面,是真饿了还是太好吃了。南极邮轮上餐饮基本上做到无限量供应,只要你没有浪费,并不会限制你只能点一份。最让我惊奇和感动的是,为了保证每天船上的游客不会对菜品感到单调,十几天的船上生活,晚上的正餐基本没有重复的菜品出现。

登陆Useful岛,登陆Cuverville岛

.3.6

有些朋友问过我,这样的邮轮旅行,会不会有孤寂感,三天的新鲜过后会不会有跳海的心情。我其实也这样想过,在封闭的船上一待就是半个月,而且是航行在杳无人烟的南极区域。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完全打消了这种疑虑。就算是没有任何登陆活动的穿越德雷克海峡那几天,也是被丰富,趣味的知识讲座充实着。我的切身感受就是身体在南大西洋漂荡着,灵魂翱翔在知识海洋中。

我们以第一轮出发的顺序登上冲锋舟,登陆Useful岛。此岛坐落在格尔拉什海峡中间,在-年AdriendeGerlache领导的比利时南极探险队被发现。它的名字Useful的意思是“有用的”。在年随Discovery号探险船进行测绘的工作人员绘制的地图上,此岛就已经以Useful的名字出现了。

岛上有很多巴布亚企鹅,一片不大的水塘中,企鹅宝宝们都在里面学习者游泳和潜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严酷冬季做准备。

巴布亚企鹅,又名白眉企鹅或金图企鹅,体形较前面介绍两种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略大,身长约60-80厘米,成年企鹅重约5-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嘴细长,嘴角呈红色,眼角处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显得眉清目秀。因其模样憨态有趣,有如绅士一般,十分可爱,因而俗称“绅士企鹅”。我们登岛后都选择停下来,选了一处视野开阔的石台上,坐下来观察着这些可爱的南极居民一举一动。看着这些在岸上走路笨拙,憨态可掬的小家伙,进入水中灵活得让你不敢相信,感觉比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还要灵敏迅速。

下午三点,经过午餐后的短暂休息,我们的南极登岛活动继续进行,这一次登陆的是Cuverville岛,此岛和上午登陆的Useful岛是在同一年同一拨探险队发现,以法国海军副司令命名。

Cuverville岛是这个区域中最大的巴布亚企鹅聚集地。岛上还有黑背鸥、南极燕鸥、白鞘嘴鸥和南极贼鸥。在巡游过程中,偶遇了一家三口座头鲸和一群斑海豹,搞得船上的摄影达人一阵噼里啪啦狂拍。

作为常年在外旅行的我,第一次有了意犹未尽的感觉。从每天的活动早九点开始,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点开始,六点结束,也是三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充满惊喜,你也期待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没有常规旅行那种事先知道的线路,看点,一切都得等发生后你才知道。

Charlotte湾巡游,登陆Portal岛

.3.7

上午天气不好,一直下雨,船长和探险队长商议后决定,上午的登岛和冲锋舟巡游改为大船巡游,观鲸。大船以龟速行驶在Charlotte湾,此处在-99年AdriendeGerlache领导的比利时探险队被发现,名字来源于探险队的二把手,Belgica号的船长、水道测量专家GeorgesLecointe的未婚妻Charlotte。

南极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临近中午居然阳光普照,下午的登岛计划继续执行。Portal角坐落于格拉汉姆地的西岸。英国人年命名了此处,并在此处建立了一个避难所,以便利用附近的雪坡作为通往南极半岛平原的通道。英国人在年至58年期间使用这个小屋,完成附近的测绘工作和地质研究。年小屋被拆除,并被移到福克兰,目前在斯坦利港的博物馆展出。今天经过了美国科考站,但是没有被允许登陆,南极所有国家的科考站中,最难造访的两个国家科考站就是美国和中国。

其实每天将活动写下来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好像每天的登岛,巡游,拜访科考站,听讲座就这样,也没什么特别。别人是什么感受我不得而知,就我自身来说,南极就是一堂顶级的学习之旅。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开阔眼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

越深入南极,登陆各种岛屿,发现自己的国家在百年前乃至更早,是缺失了南极的探索,或者根本毫无能力做这些事情。对南极大陆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对今天的中国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骄傲。中国年加入南极公约组织,现在是南极科考重要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在南极建立了多达五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仅次于俄罗斯八个、阿根廷七个和美国六个站,排在南极科考的前列。

南极最值得体验的项目之一,雪地露营,由于我们报名时间太晚,根本没报上露营项目。和露营者一同登岛,看着他们搭建户外帐篷,整理睡袋和露营必须装备,心中掠过一丝羡慕,虽不如大船上那般温暖舒适,却是人生难得的一次体验。

格尔拉斯海峡Mikkelsen港登陆,跳水活动

.3.8

越到最后,越珍惜每一天的活动,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片段。毕竟,南极并不是那种说来就可以,一言不合就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地。第二组出发的我们人品极好,巡游的我们在探险队员的带领下,发现了座头鲸。在探险队员丰富的经验下,我们中国人的两艘冲锋舟已经行进到鲸鱼前面,静静等待。探险队员熄灭掉冲锋舟发动机,整个水面平静下来。此刻,座头鲸那硕大的头露出水面,和另一艘冲锋舟距离不过二十厘米,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只听到相机和手机的快门声音此起彼伏。忽然,一声巨响,冲天水柱从鲸鱼头部喷涌而出,整艘船的人享受了鲸鱼鼻涕浴,没一个人幸免。

Mikkelsen港,位于Palmer群岛北端的Trinity岛南岸。至年OttoNordenskjold领导的瑞典南极探险队发现了这里,捕鲸者在这里停靠鲸油加工船,并用挪威捕鲸船船长KlariusMikkelsen命名。岛上企鹅很多,在北边海滩边的乱石群上,躺着很多海豹和海狗,其中还有比较凶猛的豹海豹。我们遵守着五米原则,离这些看似萌宠的海豹保持着安全距离,只要你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海豹抬头瞟一眼你,又躺下呼呼大睡。不过企鹅不太愿意放过我们这些贸然登岛的外来户,两眼瞪着我们嘎嘎大叫。也有直接玩起游客鞋带,衣服拉链扣,背包带,完全将我们当成了临时登岛的玩伴一般。

惊喜一波接一波,中餐被安排在五层外甲板观景大平台,全自助烧烤派对。烤乳猪、大海虾、牛排、美式煎猪肋排、各种水果派。虽然海风凛冽,但是穿行在冰山群中,手持红酒杯,这样的午餐别开生面,非常值得回味。

下午的活动将整个南极之旅推向高潮,跳水,这个南极打卡项目,属于勇敢者的游戏。邮轮停在一片群山环抱的港湾之中,在后甲板水面圈出约一百平米的水域。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跳水,在零度左右的气温下,水下温度零上二至三度,你是否有勇气一跃而下。中国十几名游客中,除了几个年纪较大的没有参加,其余的都踊跃参与其中,整船参加人数达到四十七名,接近半数。整个跳水活动在尖叫声和掌声中完美收官。

再次跨越德雷克海峡.3.9

如果按计划,我们正式返回应该是十号,结果昨晚所有游客被通知到会议大厅,经过探险队以及船长的说明。在我们原定计划的路线图中有一个极大的风暴团会与我们相遇,那么如果提前二十小时返程,我们将会穿过两个风暴团的间隙。所有人都不愿意再承受比来时更狂暴的德雷克海峡,几乎算是全票通过决议,提前到今天开始返航。

今天进行了四场讲座:沙克尔顿的“坚韧号”探险、南极地质学介绍、大众科学-鸟类观察、主题分享-海洋酸化。下午还增加了一场,看电影:冰和天空,其实讲座带给我的印象远不如这部「冰和天空」来得震撼。这是一部年法国纪录片,由LucJacquet执导,记录了年起就开始研究南极冰的ClaudeLorius的工作。他测量了困在冰芯中的古代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本纪录片曾被选作年戛纳电影节闭幕影片。我非常喜欢这种学习型的旅行,你会主动去了解一些知识,你也会被动的接受很多知识。你会接触到很多学识渊博之人,也会认识很多极具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是推动你向前的动力,也是促进你学习的理由。

由于处于季节转换期,回程的的德雷克海峡风浪明显大于来时。白天还好些,夜晚肆虐的风暴将浮萍一般的邮轮掀起,抛下,再掀起,抛下。伴随着翻涌的胃,吃下一颗船医给的晕船药,昏昏睡去。也并不都是坏事,对我而言,此生此刻之后再不会对坐船有任何心里障碍。

驶向比格水道.3.10

一夜昏昏沉沉,睡睡醒醒,基本没有进入过深度睡眠,好在房间够大,床也很软,没有那种压抑和局促感。起床第一反应就是内心中为自己庆祝一下,离胜利又更进一步了。

今天活动安排还是很满,当然讲座类依然是主打,德雷克海峡可下不了船去活动。不过今天还增加了互动部分,除了讲座-南美原住民,还有互动类-南极知识竞赛、游客分享-自己的故事。还有一部电影也令人感动,电影「创造」年的英国传纪影片,讲述达尔文和夫人艾玛的关系,还有他们的大女儿安妮对他写作(物种起源)和内心挣扎的回忆。看电影还提供爆米花,我不得不为这些细节的处理点赞,什么是服务的真谛,这就是,不起眼处才能彰显。

说到南极旅行,最近几年国内兴起一股热潮,中国人也在短短十年,由08年不足百人登陆南极大陆增长到现在近万人登陆南极大陆。一下跃升为南极旅行全球第二大客源国。高速的增长让营运南极旅行的各个国家对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打着南极旅行高大上的旗号,并没有让客户清晰知道他要去南极干嘛,依然是到此一游的套路,也许到此一游都算不上。所以,我会简单的列举国内南极产品,以自己的经验加以说明,让你知道你去南极想干嘛,现实中你能干嘛。

好吧,先上重要的南极条约,所有运营商和科考船必须遵守。

1、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规定,每次登陆不超过人。

2、容纳13-人的中小型极地抗冰船:只要天气允许,在南极半岛登陆可以选择90%以上的登陆点停靠。

3、容纳-人的大型极地抗冰船:允许停靠登陆,但是在南极半岛所有的登陆点中只允许停靠登陆其中12%的登陆点。容纳人以上的邮轮:不允许停靠任何登陆点,最多只可以允许2-3天在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周围区域巡航。

一、经过长达四天四夜的魔鬼德雷克海峡往返,你却被告知不能登陆,或者排队漫长的等待稀少的登陆点,不能近距离观察企鹅、海豹、鲸鱼。不能去到任何科考站购买纪念品,这样的南极是否有意义。有一个说法,没有跨南极圈仪式、没有登岛、没有冲锋舟巡游、没有南极跳水的南极旅行没有意义。没有南极大陆露营、没有皮划艇活动、没有南极文化拍卖会、没有学习讲座的南极旅行不够完美。当然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白癜风那些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zfs/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