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23库图佐夫俄罗斯帝国救星
★★★点击上方战友一号,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名人是成功、荣耀的代名词,名人是一个个光辉的榜样。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坚韧意志;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高尚品德;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博大胸怀;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远大志向;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无穷智慧……本期《战友一号》推出漫话世界名人价值观之百战沙场碎铁衣的军事家(5)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军事家庭中,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14岁的库图佐夫就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年,16岁的库图佐夫就升为准尉,一年后升为大尉。年,19岁的库图佐夫参军从伍,并在苏沃洛夫和鲁甸采夫手下做事,在此期间,库图佐夫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后来参加了俄土战争,并在战斗中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这是他之后能成为军事长官的前提。 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屡次建功被升为少校,开始指挥部队作战,并表现出优秀的作战能力,因此在年再次被升为中校,年32岁的库图佐夫升为上校,又于年和年先后升为准将、少将,这时库图佐夫才39岁。 年,库图佐夫指挥部队成功占领伊兹梅尔,就连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对库图佐夫都是赞不绝口,在这次战斗后他被升为中将,并被任命为伊兹梅尔要塞的司令。他完美的控制住了这个要塞,多次打退前来攻占的敌军,也用自己的计策对敌军发起了毁灭性的突击,将敌军击溃。在俄国再次跟土耳其发生战斗,俄国先后多年没有获得战果,只能请库图佐夫再次担任总司令,库图佐夫上任后起到了显赫的作用,打败土军并签下合约,保证了俄土边界的安全。 年法俄战争初期,库图佐夫先后当选为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俄军放弃斯摩棱斯克后,由于军事形势紧张以及军队和人民的强烈要求,亚历山大一世被迫于8月8日起任命他为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视祖国安危高于一切,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担起拯救国家的重任。之后库图佐夫运用游击战大败拿破仑,战胜了当时的无敌之师拿破仑大军。 年在本茨劳市广场上,为纪念年4月28日不幸在这里逝世的俄罗斯帝国元帅库图佐夫——斯摩棱斯克公爵,一座大型纪念碑开始奠基。纪念碑于年4月11日揭幕落成。这是一座四方形铸铁方尖碑。高为12米,在纪念碑上镌刻着: “库图佐夫——斯摩棱斯克公爵率领战无不胜的俄军到达此地。不幸死神终止了他光荣的事业,但他拯救了自己的祖国,开辟了欧洲解放的道路。他的英名永存!” 库图佐夫因其在年的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而被誉为“俄国的救星”,至今为俄国人民所传颂,其战略防御理论也为各国军事家所称道。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因此,我们要感谢磨难,正视磨难,勇对磨难,抗争磨难。 挫折和磨难是人所不愿接受的,但又注定是有些人无法逃避的。它是残酷的,令人一蹶不振,消沉堕落;它是公平的,让有些人意志坚强,发奋向上。纵观库图佐夫的一生,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锻造了自己战胜磨难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塑造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后,一开始还想笼络库图佐夫。年6月30日,库图佐夫被任命为圣彼得堡省督军兼管民政。7月22日又发出新任命:“任命库图佐夫步兵上将为芬兰督察官。”8月3日又发来命令:“库图佐夫步兵上将兼管维堡省民政。”就这样,在年6月至8月间,库图佐夫受命身兼数职。 不久,出乎库图佐夫意料之外,亚历山大一世的怒气向他发泄过来,以治理圣彼得堡不力为由,撤了库图佐夫的职。 年4月,英、俄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新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爆发已迫在眉睫,对俄国来说,这是第一次与拿破仑厮杀,面对的是训练有素、补给充足、士气高昂、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法军,委派谁来统率派往奥地利的俄国军队呢?亚历山大一世意识到,当朝各位将领都难受此重托,雇请的外国将军早已被法军打得一败涂地,便想起了被黜的库图佐夫。于是,库图佐夫被任命为统辖两个集团军的总司令,率部奔赴奥地利,协同奥军对拿破仑作战。 奥斯特利茨战役之后,时年28岁的沙皇,一直把库图佐夫安排在远离圣彼得堡的地方。年,土耳其撕毁了雅西和约,发动了对俄战争。俄军当时的主要战略目的是攻占多瑙河沿岸土耳其的城堡要塞,迫使土耳其政府议和。围攻久尔久和布拉伊洛夫的战斗打响了,但进展缓慢,取胜的希望不大。为加强力量,库图佐夫又被调回军队,出任摩尔达维亚军队主力军司令。 库图佐夫重新回到军队,受到全军将士的欢迎,大家都很了解他,对他十分崇敬。不久,因摩尔达维亚军队总司令普罗佐罗夫斯基向沙皇大进谗言,迫使亚历山大一世以攻打布拉伊洛夫要塞失利为借口,再次将库图佐夫排挤出军队。库图佐夫重新被任命为立陶宛总督。这是他又一次被“光荣地流放”。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生磨难,如世间之风雨,时刻而至。正视磨难,泰然处之,执着抗争,潜力将是无穷。宝剑出于锤炼,美玉出于雕琢。没有碣石,将没有浪花。没有磨难,将没有岁月的痕迹,也就没有前进的自信。古今中外,无数战胜磨难者的故事千古传唱,成为激励世人前进的巨大动力。 因为磨难,遭受宫刑的司马迁却著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因为磨难,失聪的贝多芬却奏出了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因为磨难,报国无门的屈原却唱出了千古绝唱之“无韵离骚”;因为磨难,失聪失明的海伦·凯勒却写出了充满激情的《我生活的故事》;因为磨难,瘫痪的霍金却谱出了灿烂辉煌的《时间简史》;……可见,磨难是勇气、斗志、力量、智慧的启蒙石,是成功的先驱,是彩虹前的风雨。没有磨难,就不会有多品味、多色彩的人生。 磨难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音符,一个人要想成就不凡的事业,就一定要先经历不凡的磨难。不怕磨难,磨难只能磨你半辈子,难你半辈子;害怕磨难,磨难就要磨你一辈子,难你一辈子。一颗普通的沙子必须经过许多痛苦的砥砺,才可成为一颗亮丽的珍珠;一道彩虹经历风雨的洗礼后才升华为美丽……然而,库图佐夫就是一位历经磨难而不倒的伟大军事家。 由于亚历山大一世怨恨库图佐夫,一直把他冷落在一旁,不时地还说些奚落的话。直到年,当战事面临危机,而外部政治形势又不允许对土战争再拖延下去的时候,亚历山大一世才醒悟到,只有靠库图佐夫才能够挽救局势了,亚历山大这才不得已起用库图佐夫出任摩尔达维亚集团军总司令。 年10月,库图佐夫率俄军在斯洛博齐亚围歼了土军。土军被消灭后要求和谈,由于法国从中作梗,交战双方关于签订和约的谈判拖延了6个月之久。最后,经库图佐夫不懈努力,施展外交手段,对俄国有利的和约终于于年5月28日,在布加勒斯特签订了。当库图佐夫正在军事和外交战线上日夜操劳的时候,亚历山大一世又任命他的侍从武官奇恰戈,接替库图佐夫任摩尔达维亚集团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奉命退役,恭恭敬敬地交出了军队和外交大权,启程返乡。 年6月23日,拿破仑未经宣战就命令军队渡过涅曼河侵入了俄国。在这国难当头的日子里,库图佐夫来到了圣彼得堡。年7月29日,库图佐夫被推选为圣彼得堡民兵司令。后来在军队和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迫于8月20日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国全军总司令。 常言道:历经磨难信念愈坚,饱尝艰辛斗志更强。黄河滔滔,经九曲之后方能奔腾入海,人生漫漫,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是的,人生如黄河一样,不可能一直到头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弯路等着我们,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弯路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经历磨难之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变化,或更坚强,或更富有战斗力,或因此消沉,甚至堕落,变得麻木不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磨难对强者是垫脚石,对弱者却是万丈深渊……” 磨难如同雨后的彩虹,绚烂迷人;磨难如同磨成珍珠的沙粒,璀璨耀人;磨难如同生长在寒冬的梅花,傲然挺立。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正是因为他们碰到磨难之后,迎难而上,毫不畏惧,坚持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面对磨难,将它踏在脚下,最终一定能化险为夷,收获成功。 磨难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具有普世的哲学价值。伟人如此,凡人也如此;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磨难是一个个熔炉,把自卑冶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奋斗,把骄傲挥洒成谦逊,把委屈升华为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豁达。 由此看来,磨难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具备创造天堂的力量,凤凰涅槃,化茧为蝶。因此,人生犹如一艘帆船,只有经历了暴风雨的恣肆,才能会心微笑于海洋;人生犹如一只蝴蝶,只有经历了破蛋的磨难,才能拥有艳丽的翅膀。 在库图佐夫长达5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次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战。他因参加拉尔加战役、卡古尔战役、伊兹梅尔战役、巴巴达格和默钦战役,战功卓著,在他54岁那年晋升为步兵上将,并荣获多枚勋章。 这正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负重,是一种高境界的智慧。它让你绝处逢生,转败为胜。避其锋芒,攻其薄弱,才是上上策。忍辱负重,也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库图佐夫就是一位忍辱负重的典型代表,他以自己的“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事业的成功,让世人看到了忍辱负重价值观的深刻内含和意义。 在对待拿破仑的入侵,英明的库图佐夫做事一向从容不迫,他说过:“我们需要忍耐和时间。”他决定等待时机。但是等待绝不意味着听任事态自然发展,也不是屈服于拿破仑的意志,而是要实施机动以保存壮大自己军队的实力,并使自己逐渐掌握主动权。 为了拯救祖国,库图佐夫毅然下了放弃莫斯科的决心。把莫斯科交给敌人,是俄国人民和军队难以接受的,也是最令军队统帅库图佐夫痛心的。因为要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他不仅不能向沙皇、人民和军队解释自己的决定,说明自己无罪,而且使自己在遭到沙皇指责时无法为自己辩解,并给贝尼格森之流进行恶意中伤提供了更多的口实。 人们常讲:忍辱负重真英雄,能屈能伸伟丈夫。忍辱负重,是一种高境界的智慧。能容大物是大器、能忍大气是大度。该柔柔是刚,该忍忍是强。该忍能忍是坚强,该忍就忍是聪明;该忍难忍是软弱,该忍不忍是愚蠢。 因为忍辱负重,韩信当年从泼皮的胯下爬过,只为了追求心中火一般燃烧的理想。若干年后甘愿受辱的他,竟然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开国功臣。正是甘愿受辱,使韩信终于有亮剑的一刻!因此,忍辱负重是一种智慧。 因为忍辱负重,勾践当年臣服于吴王,进奉粮食,上贡美酒,只为誓雪前仇实现复国之大计。若干年后甘愿受辱的他,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愿望。正是甘愿受辱,使勾践终于有报仇的一刻!因此,忍辱负重是一种学问。 因为忍辱负重,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派人送来一套女人服装毫不动怒,只为最后时刻的决战。数月后甘愿受辱的他,没伤一兵一将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正是甘愿受辱,使司马懿终于有反击的一刻!因此,忍辱负重是一种谋略。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是顽强。忍是心上一把刀,能忍受深深扎在心上的一把刀之痛,不是顽强是什么?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库图佐夫就是一位忍辱负重的真英雄、伟丈夫。 年9月13日下午5时,俄军在菲利召开了军事委员会上,库图佐夫讲述了他那著名的论点:“现在,只有放弃莫斯科才能保住俄罗斯,我认为,我们首要的天职是保存军队,并和前来增援我们的军队靠拢,我们放弃莫斯科是为敌人挖掘坟墓……什么时候军队存在并具有抗击敌人的能力,什么时候才有赢得最后胜利的希望。如果军队一旦被消灭了,那么莫斯科乃至整个俄国都将被断送。” 最后,库图佐夫怀着沉重的心情,坚定地说:“因此,现在我命令撤退!” 库图佐夫自作主张放弃莫斯科的举动,引起沙皇政府的疑虑。内阁召开了专门会议,提出:“内阁认为应致函总司令,要求他:第一,应将召开委员会讨论不经交战而将莫斯科让给敌人的决议书呈上;第二,今后他应及时呈报有关他采取的措施及其行动的全部资料。” 沙皇询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库图佐夫下定“如此不幸的决心”。 库图佐夫没有回答。忧心忡忡的亚历山大一世,气忿地写信给库图佐夫:“倘若敌人得手后把大军调往圣彼得堡,威胁兵力不足的首都,那时您得承担全部责任。因为您所统率的军队,只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战斗行动,是能转危为安的。要记住,您还应该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失掉莫斯科承担全部责任。” 库图佐夫对沙皇的威胁仍然不予回答,继续率领军队沿梁赞大道撤退。 人民中间流言四起,军队也骚动不安,军民对这场战争能够取胜产生了怀疑。 古人云:“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胸怀坦荡磊落,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那就无事不能成、无功不可就了。古代所谓的豪杰人物,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耐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工夫。心字头上一把刀谓之忍,你若挨得过这把刀,寸寸心血会教你成功。“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必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天生的窝囊废,相反的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呢! 在人生的征途中,既有竞争和角逐,也有奋斗与拼搏,着实需要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永不言败……其实,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认输。试想,面对不利的现实,深知自己不敌对手,还一味地跟人家拼斗又有何益呢?而懂得认输,避开锋芒,激流勇退,不进行无益的竞争,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才是智者的风范。 这种认输并不是自认失败,而是暂时性的站稳脚根;这种认输并不是放弃追求,而是退一步去重新审视局势;这种认输不是自甘消沉,它有积极进取的内涵,使人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的主动权,夺取最后的成功。如果硬认死理、逞强好胜、盲目蛮干,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最终会输掉自己。只有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刚柔相济,懂得认输,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善于认输,主动向后退一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既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也是自下而上竞争的一种方式。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智者会先退几步,以求打破僵局,为自己积蓄力量赢得时机。善于把握进退的火候,恰当抉择进退的时机,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事实上,退是另一种方式的进。暂时认输,养精蓄锐,以待时机,这样的退后再进则会更快、更有效、更有力。退是为了以后再进,忍住一时的欲望,暂时放弃某些有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退中本身已包含了进,这种退实际上是一种进取的策略。正是由于库图佐夫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撤退,在撤退中对法军实施了包围,5个月后,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拿破仑,在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面前一败涂地,竟会在不足人的残兵败将保护下,渡过别列季纳河狼狈逃离俄国。 这正是:人生屈辱乃淬砺,百炼正欲逢盘根。 俗话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莫过于事业。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奋斗。 勇于孜孜不倦的奋斗,犹如激情四射的人生,光彩流溢。学会奋斗,才能让生命涅而不缁。库图佐夫一生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践行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价值观,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赞歌。 年,土耳其在西方列强的怂恿下对俄宣战。年7月,在两次交战中,俄军又重创土军,土耳其宰相统率的军队主力被歼灭。在交战中,库图佐夫出生入死,率掷弹兵营快速追击溃逃的土军。由于作战有功,他被晋升为一级少校衔作战处长。在年11月波佩斯特战役中,库图佐夫一直坚持在激战中心地区,并不顾危险将重要情报送交到指挥部。由于他作战勇敢,被晋升为中校。 在伊斯马伊尔战役中,库图佐夫身负重伤,子弹从他的左太阳穴和眼睛之间的部位射入穿透了颅骨,从另一侧穿出,但未伤及大脑。医生认为他伤势严重无法医治,可他最后还是活了过来。回到圣彼得堡后,从年元旦起,他获准休假一年并去国外就医。叶卡特琳娜二世还亲自过问库图佐夫的事,曾说过:“必须爱护库图佐夫,他将成为我的大将军。” 一次,土军偷袭布格河猎兵军时,发生了激战,库图佐夫在率部冲锋时身负重伤。子弹打穿头部,几乎是从上次负伤的部位射入的。医生断言他不行了,活不到第二天。但是,库图佐夫还是神奇地活了下来,只是右眼开始失明。后来,库图佐夫的伤刚刚痊愈,就参加了德涅斯特河和布格河战斗。 西方一位智者曾说过:“人一生下来就是个齿轮”。生命不止,旋转不息。这让我们想起了历史长河里的伟人,他们都是靠着齿轮似的精神,日夜不息地奋斗着,拼搏着,才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屈原曾经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但他仍然忠于楚国,坚信自己能够被赏识,才成就了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正是屈原这种不懈的人生追求,让我们明白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真谛。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而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书稿。正是曹雪芹这种不懈的人生追求,让我们知道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真理。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在革命中受到数不尽的排斥,后因为受伤而退伍、双目失明、身体瘫痪以及面对死亡威胁时仍然顽强不息,拿起笔踏上了创作之路,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名著。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种不懈的人生追求,让我们读懂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真义。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相信,只要坚持,只要你真的是用生命在热爱,那一定是天赋使命使然。然而,伟大的库图佐夫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始终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拼搏奋斗。 年,在俄军横扫欧洲的期间,年迈的库图佐夫作为总司令,由于殚精竭虑,体力和脑力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也许是因为他有某种预感,在4月3日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道:“我需要安静地休息,我疲倦已极,很久以来我没有得到过安静的休息……我的健康状况如此之差,以致我别无他求,只要近日不会有什么不测就行了。” 在给妻子的另一封信中,库图佐夫写道:“……有多少事等待我操劳,说真的,我得活下去呀。” 在这种情况下,库图佐夫还在坚持按照制订的计划调兵遣将,组织协同作战。他认为,将兵力集结在易北河西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月22日,他在病中写给沙皇的信中说道:“我继续生存的希望已经没有了,久病之后,自己感到身体一天天衰弱起来,就是乘车或骑马,行动也感到非常困难了。虽然如此,我仍将竭尽全力,尽快地将军队集结于易北河西岸。” 4月17日,库图佐夫离开盖瑙,奔赴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途中元帅走下轿式马车,骑马前行。那天,雾霭沉沉,天气阴冷潮湿,他只穿着一套平时穿的制服,因而受了风寒。4月18日,他不得不在本茨劳停留下来。库图佐夫偕同司令部人员下榻在一幢二层小楼房里,他虽然身患重病,却仍在继续注视着战局的发展。 由于病情急剧恶化,年4月28日21点39分,库图佐夫元帅与世长辞了。他的副官丹尼列夫斯基写道:“元帅逝世前风采依旧,他犹如一颗陨落的巨星,照耀着他征途中最壮丽的一天;只是当目睹闻名遐迩的领袖瞑目去世时,怎能不使人悲痛欲绝?” 常言道:人生苦短,奋斗为上。人生的道路上有鲜花,但更多的或许是荆棘,充满着坎坷,如果不奋斗,迎接到来的必定是碌碌无为的人生,只有奋斗,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迎接辉煌的明天。生命,因为奋斗而大放光彩。 同时,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生无所息,保持奋斗的姿态,让世界变得如此灿烂,让你的人生绚烂多姿。千万不能满足小溪的平缓,否则你也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欣赏到山峰的险峻,才有机会欣赏自己。因此,奋斗的人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奋斗的人生,可以奔向理想的彼岸。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人生如梦,梦若人生。奋斗,就是这绚丽、悠长的梦无限延伸的希望。奋斗,是彩虹与狂风暴雨争斗后的绚烂多姿,是枫叶与秋日寒霜对抗后的似火燃烧。人生只有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斗的姿势,才能不断前行、铸就更大的成功,才能成就满载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 人生是短暂的,如何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活出精彩,成就一番事业,是我们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奋斗从来都不会过时,无论你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如果不想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那就奋斗吧! 库图佐夫一生中50多年驰骋战场,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战功相当显赫。参加过数不清的战斗,并在战斗中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因此被称为独眼将军。库图佐夫战胜过当时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就连拿破仑都给予他特别高的评价,他是沙俄第一名将,俄国的民族英雄。 这正是:惟有为事业奋斗,人生才显得充实。 战友一号原创,转载注明来源。 您若喜欢,请为战友一号点个“在看”哦! 战友一号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往期精彩 名人传(22)恺撒:呼风唤雨真豪杰 名人传(21)汉尼拔:沙场征战英雄胆 名人传(20)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战神 名人传(19)孙武:东方兵学的始祖 名人传(18)恩格斯:甘当配角品格高 名人传(17)黑格尔:近代哲学的高峰 名人传(16)卢梭:法国孤独思想者 名人传(15)富兰克林:美利坚开国功臣 名人传(14)笛卡尔:近代科学的始祖 名人传(13)培根:英国的百科全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goue.com/hgfbfw/8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刘杏林戏剧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